主神很佛系[高燃]_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603)

    作者有话要说:午安么么哒哒!

    叶子出个门,晚上回来再看评论哈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渺、冷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双王赛高 80瓶;槾槾 40瓶;我是一只小青虫 20瓶;顾相思 17瓶;思华年、悲伤的兔子、婼卿 10瓶;公子司华 9瓶;忘川、商孤雁 5瓶;流画清泷 3瓶;吟游诗人、Matcha苏、伊酱、石榴树、懒得和你们说、笼中鸟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清东陵虽被盗得面目全非。

    但依旧是华夏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里面有五百多个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亭台楼阁、玉石雕砌、修建精致、建筑宏伟。

    灵异部门的成员在各个皇帝皇后陵墓都装有摄像头,东陵外有一排临时办公室, 几个监控室里大大小小格子全是一个个视频。

    人在外面,却能掌握清东陵里的一切情况。

    等文人们来到清东陵,陈莉等灵异部门特工都把他们邀请进一间最大的临时办公室,室内的监控可以把明清战斗看得一清二楚。

    欧阳修等人全都惊叹之,这让现代特工们有一点成就感,至少他们不是全然落后,科技科学的发展也能够让古人们偶尔惊喜一下。

    “善哉善哉,吾曾闻网络,神器矣。”苏轼摸一摸自己丰盛的胡子笑道。

    他是宋朝有名的美髯公, 时常以拥有漂亮的胡须而自豪, 男人们都称赞他, 可苏小妹却写下‘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的调侃。

    作为一个心性非常豁达、在逆境中能笑口常开的人, 苏轼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也相当高, 他在路上已经了解不少新奇科技用品,甚至通过一个国民崇拜者, 了解过手机和网络。

    灵异部门特工:

    厉害了, 东坡先生。

    “是也是也。”谢皎然不能更赞同了, 把目光放到监控视频上。

    目前从监控视频中看出,清朝皇帝皇后们都处于落后一方, 一开始打斗他们还能得手一二,到后面完全hold不住越大越嗨的明朝皇帝们。

    其实明朝皇帝里也有弱者, 比如胖胖的朱高炽和英年早逝木匠皇帝朱由校,他俩魂力都不强,吃了不少康熙的亏,但问题是他们刚啊。

    朱高炽在朱棣打仗的时候没少坐镇皇位,朱由校在澳门问题上和葡萄牙殖民者两次在澎湖交战,坚决不让步不退步。

    他们本身弱是弱了点,可气场立得起来。

    总而言之,到了中后期,清朝皇帝们基本上是被一路压着打。

    问题是明朝皇帝胜了也没有喊停,休息一下,继续开打。

    他们以文人和武夫的争论引起了文人们的注意,灵异部门捂脸,不由为讲出这句话的乾隆点蜡,再作下去都坚持不到最后了。

    “……”

    能够与好友佛印禅师怼出“水漂东坡诗(尸),狗啃河上(和尚)骨”对子的苏轼本身具备促狭幽默的个性,而且还有急智,他是第一批到清东陵的,也是第一个提出‘不急不急,慢慢等’的文人。

    其他人当然也就同意了。

    灵异部门早知道文人们会来,在休息室内已布置出鬼阵,让文人们不动用能力,可以轻松接触到里面的一切物品。

    室内布置简单,但纸墨笔砚和录音设备是齐全的,还有一些书籍。

    又配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大红袍、参普洱茶等不同种类茶叶,和相应配套的新出炉的茶具,甚至还有苏轼曾亲自设计出的提梁式紫砂壶。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

    况且茶圣陆羽也在,“人在草木间”和“天人合一”的茶道是他开创的,虽写文作诗虽不多,但陆羽的名声在文人间可不低。

    且陆羽的知己谢皎然也在,他不仅知茶、爱茶、品茶,更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茶诗,与陆羽同是后世茶道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