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很快发现专家们讲得七夕修炼是真的很有用。
他们或静坐修炼,或月下舞剑,或弹琴奏乐,或一套拳法,等等,修为到一定境界的人会感受到比身体里面的能量比平日里更流畅。
七夕节
——全民修炼节。
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只要细心一点,发现这种变化不难。
这种微妙感持续了整整一日。
大部分人得到的不多,一部分人在迷迷茫茫中顿悟提升,神州大陆上的龙雾在姣洁月色下出现,在璀璨紫薇星下隐去。
但空气中增加的含灵量并没有消失多少,吸满能量的阵石异植没有变回去——大丰收,大惊喜!
华夏国民们恨不得这种节日天天见,可七夕节只有在明年才能遇见了,甚至迫不及待期待下一个传统节日。
某个兴奋到脑子坏掉的华夏人,傻乎乎地问同伴:“下个传统节是什么来着?中秋月圆?”
“不,七月十五,中元节。”他的朋友这么回答,“很快了,就在下下个星期。”
“……”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好,么么啾。
**感谢在2020-05-27 07:43:27~2020-05-27 23:12: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霏霏 3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霏霏 170瓶;金闪闪的迷妹 33瓶;小云 15瓶;胭脂蕾丝团--三花 10瓶;23060478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易经》:“反复其道, 七日来复,天行也。”
七月半,同样是一个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传统节日, 节期与一年四季的阴阳消长循环规则有关,核心是祖灵崇拜与农事丰收的时祭。
等东汉时期,道教把七月半定为中元节,和上元节下元节一个组合,因中元节是整年阳气最弱、阴气最胜的日子,又叫鬼节。
等佛教传入华夏,又把盂兰盆法会和七月半联系在一起,也起了个盂兰盆节,其中盂兰盆是梵语翻译, 有‘佛欢喜日’的意思, 吉日。
实际上, 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是同一天的三种节日定义。
可民间百姓记不了那么多,三节合一,相互影响,形成了今日的‘中元节’, 习俗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祭祀土地等。
从百姓整体印象来看, 还是道教胜了一筹,多数人都以中元节来定义七月半的。
华夏国民:
“哇, 一天过三节?”
若是去年前年, 国民们肯定是比较忌讳怕中元节的, 鬼门开,怕撞鬼, 见到鬼,一定会吓的屁滚尿流, 求神拜佛。
现在他们根本不怕了,还有什么比入侵者更让人讨厌的呢?
国民们甚至希望见到祖辈灵魂。
哪怕神灵不出来,他们也希望武则天、汉武帝、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诸葛亮、西施等前辈们,到阳世看一看。
“救救孩子吧!”
阎王殿众亡灵:“……”
国民A挺直了腰板:“咳咳咳,秦始皇可没有去政府,坐标广东,有幸亲眼目睹过他和海上入侵者战斗,太帅了!太霸气了!始皇万岁!”
“楼上炫耀的请走开。”
“秦始皇我没有见过,但亲眼目睹鲁班夫妇二人的机关阵,我靠,那个强啊,最后阴差闻讯而来时,鲁班夫妇已经不见踪影,ps:敲重点,鲁班夫人云氏也是一名优秀的工匠。”
“秦始皇、鲁班夫妇没有见过,坐标山东青岛,见过一个穿九章纹冕服的亡灵单独干掉一只入侵异兽,后来听说是商纣王帝辛什么的。”
“啊,纣王,我也听说了,可惜没见到他身边有妲己跟着,妲己呢?”
“……”
话题跑歪,除去魃身的秦始皇,阳世间的确有极少数没有到阎王殿的亡灵们,这些亡灵都不弱,至少他们有抵抗入侵者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