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香烛店_作者:闻一二(172)

这算是育幼堂的传统,育幼堂收养的孤儿大多不知来处无牵无挂,又干净青白手脚勤快,比起人牙子手里来历复杂不知是拐来还是买来的小孩儿,要更受那些达官贵族大户人家的青眼,毕竟给这些孤儿们一份活计也算是积德做善事,说出去名声也好听。

前几次其他府邸来育幼堂挑人的时候,姑姑们都以小孩儿年岁小为由不让他露面,这回却十分积极地给他换上干净新衣,提前一天便耳提面命,让他好好表现。

“崽崽,懿宁公主府可是这上京城顶好的去处!你明儿一定要好好表现!”

“是嘞是嘞!一个府邸是什么风气,看那府中仆役就晓得了!只要是懿宁公主府出来的,那都再和气没有了!”

“唉,崽啊,你这样的样貌,这上京城,也只有进懿宁公主府,姑姑们才能放心了……”

“崽崽别怕,殷管家和姑姑也算有那么点子香火情,若是没被选中,姑姑舍了老脸也给你求一个位置!”

“呸呸呸!这会儿说什么丧气话!崽长得这样好,只有那瞎了眼的才看不到!崽别慌,和平常一样表现就好,一定会被选中的!”

“……”

长高了一些,也褪去了一点婴儿肥的小孩儿安静乖巧点头。他还不知道,他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

第81章 名

麻雀群里混凤凰, 即便麻雀再多再热闹活泼,凤凰也注定引人注目是所有视线的中心。

小孩儿十分顺利地进了懿宁公主府。

长得好又乖巧听话的小孩儿没人不喜欢,慈祥的管家爷爷亲自带他教他。换上懿宁公主府统一的细棉布短衫的小孩儿每天都忙忙碌碌, 不是捧着各种对账册子东院西院来回跑,就是帮白天分居两院的公主驸马互递书信, 偶尔空闲了, 还会主动跑到厨房去帮厨娘们择菜,衣包里被塞得鼓鼓的全是小点心。

教导期还没过, 为了小孩儿今后的去处, 府中管事的嬷嬷大丫鬟们就争破了脑袋。

可不管他们怎么说, 殷管家都笑眯眯就是不应承,然后转头就求到了懿宁公主面前,想为他教养了好几个月的小家伙求一个好前程。

懿宁公主也很喜欢这个模样好脾气也好的小家伙, 只和驸马稍稍一商议,便同意了殷管家的请求。

于是进府几个月,才刚刚把懿宁公主府各院各处的地形、府中所有人物认清混熟的小孩儿, 就一跃从仆役变成了书童。

“我要去给驸马磨墨吗?”之前他给驸马和公主传信的时候,偶尔也帮驸马磨墨的, 就是桌子有点高, 他得垫着脚。

殷管家牵着小孩儿的手,慈祥地笑笑:“不是驸马, 是公子,你以后就是公子的书童了。”

“公子……”小孩儿脑海里闪过一个拥着雪白狐裘坐在檐下看雨的瘦削侧影。

懿宁公主府里只有一位公子, 是公主和驸马的独子, 他虽每日满府跑,却只见过那位不爱出院门的殷慈公子一面。

因为一场秋雨,他们曾短暂地在同一段屋檐下避过雨……不过没过多久, 就有好多仆役急匆匆地撑着大伞抬着轻轿将公子接走,他也多了一把做工精致绘着青竹的油纸伞,免了秋日一场凉。

“……公子虽然不爱出门,但为人十分温和,只要不犯大错,便一切都好,但也万万不可仗着公子脾气好就失了分寸……做了公子的书童,可就不能再满府跑了,能跟着公子习得几个字、沾上点墨香就最好了……”殷管家的殷殷教诲在抵达公子院门时戛然而止。

他蹲身,郑重地给小孩儿整理了一下衣襟衣摆,然后才领着人走进院门。

绕过重重回廊、深深林木,这才终于见到坐于小亭的少年。此时虽已深秋,但天公作美,一连几日都阳光晴好,可饶是如此,这位殷慈公子也还是穿着厚衣裳,腿上搭着上回秋雨披在身上的雪白狐裘。

公子身体不好。

第二次见面,小孩儿心里才对这个全懿宁公主府、甚至全上京都知晓的事有了个大致的概念。

“欸?哥这就是懿宁伯母为你准备的书童?长得可真好,跟我爹养的那只胖狸奴一样乖巧!”一位华服少年从亭边繁花丛里钻出,手上还捏着几朵开得正热闹的红花儿。

满府跑了几个月的小孩儿只听声音便知道这是殷国公府的殷悲公子。

“嗯。你又来祸害我院里的花。”殷慈的声音十分温和动听,明明说着责备的话,却一点不见火气。

殷悲哈哈一笑,捏着红花的样子仿佛一个熟练的采花大盗:“我来公主府拜访,总要送懿宁伯母点礼物啊,可伯母什么都不缺,又不爱那些金银俗物,我思来想去,也只有你院子里的这些奇花异草最能讨伯母欢心了,哎呀,哥哥别小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