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身处其中,犹如汪洋中一叶浮萍,只能随波逐流。
但总是天天在报纸上发广告是不行的,花费太大了。
萧金浪给出几张报纸,又得意的递给周青峰一份杂志。他乐道:“这是我的主意,你看看行不行?”
《圣光经济周刊》?
周青峰接过杂志还真的眼睛一亮,他立马明白这份杂志的价值,翻了翻更是兴趣大增。借助广告的宣传攻势,发行自己的周刊杂志,这个想法真的好啊。
老萧是宣传口的,弄个杂志刊号不是难事。发行杂志更是廉价,甚至能赚钱。
杂志上刊登的也都是报纸上广告的信息,但版面更多,栏目和内容更加细化。
“订阅的单位多吗?”
“多。我们在报纸上发了广告,留了订阅方式。当天就有上千家单位打电话表示愿意订阅。我估计全国订阅量不会少于一万。”
周青峰却摇摇头,“国内现在信息匮乏,只要这杂志内容足够扎实,信誉度够高。一个月发行十万份是毫无问题的。”
十万?
萧金浪低呼道:“这可是周刊,不是月刊。十万份太夸张了。”
新刊物在全国范围内发十万份,这是要逆天的。
周青峰对此哈哈笑,“现在国内有类似的刊物吗?没有。这份周刊根本没对手。只要能帮企业挣到钱,保证会有很多单位乃至个人会订阅。
我们不但要刊登国内消息,还可以刊登国外消息嘛。莫斯科有分公司,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翻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商业信息,开拓国内视野。
我们还要发行俄文版,后续可以考虑日文版英文版法文版西班牙文版。一个国际性的大公司,应该有全球思维的。只要经济上来了,自然会有人关注我们。”
随着周青峰铿锵话语,萧金浪听着头皮发麻。他此刻也犹如从山沟沟里出来的小留学生,心里展开大视野,从未想过周青峰的野心如此之大。
‘圣光’的生意能做到莫斯科已经让人极度惊讶,可总裁瞄准的却是全世界。
在世界面前,个人之力犹如恒河之沙,太渺小了。
可如果能以个人之力撬动世界,必然名留青史,想想就令人战栗不休。 萧金浪跟周青峰麾下也半年多了,还是被这位总裁时不时天马行空的想法震的晕晕乎乎。别人放眼全世界是吹牛,但这位不一样。他真能做到。
汇报结束,留学生事务还挺繁杂,萧金浪得去忙乎。
周青峰也忙。时隔一个半月,马千山马主任又出现了。
这位最近东跑西跑,好不容易跑回莫斯科分公司,找到周青峰还特意关上办公室的门,很严肃的取出一些文件复印稿,说了句:“周总,你要的事,办成了。”
‘圣光航空’成立了。
这是一家民营企业,绝对民营,跟政府毫无关系。顶多是从联航拉了一批退役的军队飞行员和地勤,顺带从部队转业了一批骨干上岗。
至于飞机,直接用之前买来的图-154和伊尔-76。一套人员两套班子,根本不影响飞行营业。
此外为了体现‘圣光航空’的民营属性,这家航司还开出高几倍的工资招人。开飞机过来交接的大毛飞行员和地勤干脆留下了,直接就在‘圣光航空’找一份工作。
国际性大公司嘛,人员自然也要体现国际化。
反正买客机送飞行员什么的,实在太正常了。顺带那批毛子空姐更是赠品。毕竟现在大毛国内毕竟乱,航班减少,空乘人员也是有就业压力的。
不管是那个国家的飞行员都是高素质人才,培训费用相当等身重量的黄金。二三十年后,国内航司大发展,自家飞行员不够,跑去挖韩国客机飞行员。
能飞国际航线的飞行员更是宝贵,培养起来都特别难。
对于‘圣光航空’来说,到处挖人是必然选择。否则接下来的飞机找谁开?特别是熟悉大毛航线的,岂不就是大毛的飞行员比较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