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_作者:通吃道人.QD(1202)

2020-09-17 通吃道人.QD

    这就很可怕了。

    MBP-110S是超大型的机床,用来加工直径十几米的巨型工件。一个人站在机床前,会显得特别小。

    组装这种重型机械,不仅仅是拿出说明书来翻一遍,更需要设计者的指导,以及足够耐心并注重细节。

    不管藤田乐意不乐意都得教。他开始还想留一手,但这种大型的玩意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

    中方‘学徒’每时每刻都在提问题,恨不能连藤田放个屁都问一下。因为还有一部MBP-110S将要运来,后者将完全由中方‘学徒’动手组装。

    藤田偷偷问过了,他身边的‘学徒’有从帝都来的高级研究员,有大学的年轻讲师,有从生产线自学钻研上来的青年技工。

    国营厂把高工资给领导。‘圣光’是相反的,给专业人员。

    这个‘学徒’团队是精挑细选而来,每人最低五千软妹币的月薪,学成后给一万。但如果学不成——藤田还得继续教下一批,现在这批学徒将被淘汰。

    末尾淘汰制,相当残酷而不讲道理的激励制度。

    开出高工资给出晋升阶梯的同时,‘圣光’非常专注于剔除集团内的蛀虫。

    能力不足的职工根本熬不过三个月试用期,集团会定期进行考核。哪怕是在后勤里当个清洁工都有量化的考核指标。

    这种严苛到不近人情的方式甚至超出了日式管理的范畴,连藤田都感到极其难受。

    可哪怕最媚日的翻译都对此苦笑道:“没办法,不能松。一松就会有人钻空子。我们的职工大多数素质很低。

    不比贵方普通职员都能大学文凭,我们这里好些还是初中高中文凭,能读个大专就了不起。

    过去国营厂太散漫,没有任何盈利能力。现在集团的要求是‘进厂就要绷紧神经’。因为不把条条框框规定死,很多人就会乱来。”

    翻译越是这么说,藤田越是不爽。他倒情愿手下的‘学徒’散漫些,可周青峰绞尽脑汁制定规章制度,就是为了杜绝散漫。

    重新组装MBP-110S花了一个多月,这期间还反复拆开由‘学徒’进行实践。直到他们完全掌握为止。

    让藤田最吐血的是,就这么装啊拆的,‘学徒’们居然在嘀咕要如何用国产货替换MBP-110S的部件。

    还别说,‘学徒’们真有这样的计划。这是集团下达的研制任务,要求对九轴五联动机床进行国产化。

    就算一开始造不了五联动的高档货,造个四联动三联动的低档货也行。造不了加工十几米大型工件的,造个加工小工件的也行。

    藤田知道后要吐血。当初东芝卖货给联盟,毛子也没提这样的要求啊。后者顶多要求能自己组装而已,没想要自己生产。

    这种花家的人就是事多,野心太大。

    完成第一台MBP-110S的组装和测试验收后,藤田就拒绝再教下去,他就想回国。可他不能回去。

    三井跟‘圣光’的谈判一切顺利。虽然半导体产业链的合作还没谈下来,但贷款购买电子元器件的合作却确定了。

    同时‘圣光’提出要求,强化机械装备的生产能力。

    藤田作为双方合作的直接人员,被要求继续留下来。同时,三井方面要藤田多多收集些关于‘圣光’工业能力的情报。

    “真是事多。”    三线建设时期,汉中也是工矿企业的搬迁重点。但后来国际国内形势转变,大量军工企业又迁出离开。

    留下的企业中,出名的大概就是‘陕飞’,仿制‘安-12’造‘运八’的。可这家飞机制造厂就只造‘运八’,不知叫人该如何评价。

    ‘圣光’将MBP-110S放在‘大秦’,是因为这家机床厂姿态放的低。不过这台超大型机床没安装在原厂区,而是选了市郊一个废弃的军用战备仓库。

    仓库是为打‘三战’而建设的,深入大山。其内部地质稳定,冬暖夏凉,恒温恒湿,特别适合高精度机床的安装运行。

    藤田隆二从整修一新的仓库厂区出来,心情很不好。他在日本也算个中二分子,加入秘密社团,一直幻想有天能把‘米畜’赶走,恢复大日本荣光,重新领导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