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_作者:通吃道人.QD(1328)

2020-09-17 通吃道人.QD

    时间已经是92年底,再过几天便是93年了。

    ‘圣光’体系内的各个项目稳步进行,有良好的管理,在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下,很多技术的进展超乎想象的快。

    周青峰皱着眉头从帝都总部出来溜达,迎头碰到几个年轻人佩戴‘圣光’的胸卡从面前笑哈哈的经过。他正心烦,随口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呀?”

    年轻人顿时拘谨,他们都是集团刚刚从各大高校招募来的新血,在基层工作一两年就要提拔到中层——集团发展太快,缺乏有知识有能力的骨干。

    细问一番,年轻人还是说了。他们原本要去美国硅谷的,职位邀函都拿到了。但集团花‘重金’在帝都砸了个半导体产业园,他们参观之后有半数决定留下。

    哦……周青峰点点头,表示知道。他近几个月从电商位面采购了大量半导体‘垃圾设备’,将整个产业链一个个细分行业给建立起来。

    每建立一个行业,跟日本三井的300亿美元谈判就会少几项。省下的资金全部用来招人和提升待遇——有设备没人,那就自己培养好了。两条腿走路平稳点。

    这些年轻人的兴奋很好理解。

    换周青峰,突然见到国内也有跟国外相同水平的无尘半导体实验室,设备完全世界一流水平,他也会觉着报国的机会来了,再加上待遇暴增,自然要考虑考虑。

    其实都是钱的事,跟什么民主自由没半毛钱关系。

    几个年轻人原本都要分配到国内其他城市,户口也要迁走,现在直接落户帝都,集团还给他们分了房子——干满五年,业绩优良,房子便归他们所有。

    有这个条件,换谁不高兴啊?

    周青峰知道自家员工喜欢房子,专门弄了家‘圣光地产’,正在全国各地盖房子呢。能留下这些年轻人,他也高兴。

    “最近有没有啥不高兴的事?”周青峰还是要反问一句。

    几个年轻人顿时支吾,他们正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年龄,最近事业生活都获得大发展,真没啥不高兴的事。

    好半天才有人说了句,“最近有部现实题材的纪录片要播放,我有同学在电视台看了样片,跟我说了下,据说内容非常沉重。”

    九十年代破事多,反应现实的纪录片就没有不沉重的。

    “这片子叫什么名?”

    “《中华之剑》。”

    啊……这片何止沉重啊?!

    周大爷有活干了。    “贫穷一定会滋生罪恶——观《中华之剑》有感。”93年一月第一期的《圣光经济周刊》上,刊登了周青峰总裁亲自写的一份稿子。

    因为提供详细有效的经济信息,并且对未来经济形势有准确判断,这份周刊已经成了国内经济界最严肃的信息和评论刊物,在东亚地区都有影响力。

    国内不知多少搞经济的专家教授挤破头想要在这份刊物上发表文章,但它对于稿件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宁可不发也绝不乱发——反正刊物编辑部不靠卖刊物赚钱。

    就是这么一本标杆性刊物上,一篇好似小学生写作的文章刊发在93年的元旦特刊上。全国读者看到落款都是哭笑不得,觉着圣光的总裁这是跑来骗稿费。

    只是翻开一看,这是对尚未公开播放的一部纪录片的观后感。只有千把字,前头八百字描述了当前国内毒品泛滥和社会犯罪问题。末尾笔调一转……

    周青峰将这些问题都归结贫穷上。他在文末最后一句话既不是感慨,也不是祝愿,更不是指责,就很简单的几十个字。

    “为了帮助缓解西南地区的贫穷问题,圣光集团93年度的投资重点将放在云南。”

    就这么一段话,江西那边先蹦起来,省里连夜打电话到驻京办询问情况——到底怎么回事?这位大爷不爱自己家乡了吗?有事好说,千万别转移投资重点啊。

    江西92年GDP原本不到六百亿,结果被‘圣光’的投资一通狠砸,光是修桥修路搞电站电网设施就花掉七十多亿。

    后来在洪都厂搞‘红色雄猫’项目,新建大大小小几十家全新的航空航天配套厂。此外还有在天阳市搞的电子元器件和铅酸蓄电池项目。前后加起来又是七十几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