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还对营地进行深入清理,比如找到了电台,拿到了一本粗浅的密码本,还有遍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销售网络。
上头密密麻麻记载了几百个名号和联系方式,这东西对今后的缉毒工作有不小的帮助。
此外残存的‘匪徒’从废墟中扒出了头目的保险箱。他们没有强行开箱,却在讨论如何分赃时被催泪弹袭击。现在连人带箱都成了‘勘探’队的战利品。
两架‘黑鹰’忙着支援别处,没空来搬运这个已经被摧毁的营地。‘勘探’队只能押着俘虏,带着丹波这个‘有功之臣’原路返回。
战利品在返回老街县后上交,‘圣光’找人打开了那个保险箱,随即便给参与本次行动的所有队员都发了五万块的奖金。
包括情报,后勤,特战和事后‘勘探’的近百号人。
可就算发这么多奖金,周青峰还是表示这不起眼的‘匪帮’真有钱,不但有现金,还有好些海外资产。把集团三四月份在缅甸投资的所有成本全给报销了。
但整个行动中,得到最大好处的其实是丹波。
这个才十七岁的年轻人捡回了一条命。他弄到的那块手表被鉴定为限量款的‘宝格丽’,作为战利品上缴后,得了五千软妹币奖金。
其他被抓的‘匪徒’都被丢进了劳教所改造,丹波则住进了在老街县临时设置的野战医院接受治疗。
半个月后,他伤势恢复的不错,被允许出院,顺带还成了‘圣光海外开发公司’雇佣的翻译。月薪二百四,绝对高收入。
发现这其中有利可图,丹波对今后这带路党的工作充满了期盼。 腊戍在木姐口岸的南方一百二十公里,是缅北掸邦的中心城市。掸邦自认这是首都,但外界并不认可。不过‘圣光’获得的投资许可就是这些地方邦给与的。
丹波坐着小四轮货车,从北面的木姐赶来此地。他所处的车队足有二十几辆,这次是运载货物到腊戍出售。
说是中心城市,其实腊戍的人口只有二十万左右,相当于国内一个镇,甚至一个乡。这么点人口撑不起多大的势力,更不会有多强的武装力量。
北面来的车队停在城外关卡,几个掸邦的士兵过来查看通行证。他们大多瘦小,军装松松垮垮,显得手里的武器特别不匹配。
从木姐到腊戍还是条土路,但比崎岖的村寨山路好多了。每辆小四轮货车都拉了两吨的货,基本是些生活用品。
丹波从领头的小四轮上跳下,操着地方口音跟关卡的士兵套近乎。他掏出一包烟,挨个的发,发到剩下半包就全给把守关卡的小头目。
烟是‘大重九’,很老的牌子,档次和价格都不高。‘圣光’批发了好多,专门用来在东南亚底层倾销,卖的比在国内还贵两三倍。
不但烟贵,‘圣光’在缅甸销售的啥都贵。
接了丹波发的烟,把守关卡的士兵也心满意足。他们目前的要求不高,能捞一根烟就很开心。二十几辆小四轮货车不受任何检查,轻松驶入腊戍。
腊戍的城市建设还不如国内的小县城,路不好,房子不好,但不代表这里不需要商品。车队刚刚通过关卡,还来不及前往市场,道路两旁就挤过来十几号当地商人。
丹波跳下车,挥舞双手喊道:“让开,不要挡路,让车队进市场卸货。不让开就碾死你们了。”
丹波非得用推搡的方式,才能把挤过来的当地商人弄走,非了好大劲才让车队进入城郊新搭建的市场。
‘圣光海外开发公司’目前只深入到口岸周围五六十公里的范围,除了少部分‘勘探’队会远距离到上百公里外活动,大部分公司职员专注于打好基础。
但为了施加影响力,公司不介意派出车队拉着货前往某些中心城市。除了腊戍,还有更北面的密支那,南面的曼德勒,或更南面的仰光。
仰光作为首都,在缅甸的最南面,距离中部城市曼德勒有近六百公里的距离,距离缅北最远更是一千二百公里。对于落后国家而言,距离就是统治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