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_作者:通吃道人.QD(1441)

2020-09-17 通吃道人.QD

    荣格发现自己控制不住升起‘好为人师’的愉悦感。看似鲁钝的学员吸收知识的效率极高,不少问题每每挠到他的痒处。

    十几个学员联合起来,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在高速的信息传授中,有些基础知识甚至是荣格自己都遗忘乃至忽略的。教导的过程犹如‘老牛反刍’,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梳理和调整,同样大有收获。

    振奋,激动,愉悦,真正的学习总是令人快乐。

    大概十分钟时间,团队内大概提出了几十万个问题,语言关被轻松突破。师生双方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

    不需要动嘴去说,只需要脑子去想。哪怕一个学员的思考还不完整,其他学员也可以加以补充。个体变成群体,知识在快速传播。

    酒店内有几十个从西方来的特聘专家,对应就是几十个学习团队,近千名学员。链路网络中,前十分钟是小团队的内部学习讨论。

    十分钟过后,周青峰将各团队之间的思维屏障打开,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员在一起相互沟通。

    比如让医学生了解些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概念,或者让光学的导师给学机械变速器的学员讲点科普知识,又或者再反过来。

    跨学科的内容在大群体内传播,每个人都了解一些自己体系外的发展状况。这对于扩展眼界大有帮助。

    十五分钟一到,师生双方的精神出现疲惫,链路网络逐渐断开。周青峰和奇异女仆们会出手对参与‘思维风暴’的所有人进行群体安抚,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对于荣格而言就好像参与了一场痛快淋漓的‘雅典聚会’,他作为传授者向全世界宣讲自己掌握的知识。

    能把自己想说的话痛快说出来,这竟然演变成无上的享受。

    荣格原本打算午睡半小时。可真等他醒来,就发现天都黑了,腹中空空,饥肠辘辘,饿的难受,有强烈的进食欲望。

    起床急匆匆走进卫生间处理一下代谢产物,荣格照镜子时就发现自己有点不太一样。可他饿的很,换了身衣服就杀奔餐厅。

    今天不吃西餐自助了,荣格决定今晚去餐厅新开的土耳其烤肉摊蹲点,填饱满肚子滋滋冒油的飘香肉块。

    烤肉摊前,中午见过的医学老太太正端个碟子,见到荣格就打招呼道:“年轻人,你好像瘦了不少。”

    瘦了?

    荣格摸了摸自己满身的肥肉膘,发现自己平常放到最大格的皮带似乎真的缩了一格。他又欢喜又惊讶,暗想:“集团的药剂效果比之前更好嘛。”

    餐厅就有体重秤,荣格想去称一下,结果发现自己两百多公斤的体重依旧爆表。于是他再次去了趟卫生间照镜子,发现自己……

    可能,也许,大概,好像,似乎是瘦了点。

    “啊……,这是好事。我终于可以敞开了吃,不怕长肉了。”    张高远睁开眼,眼前黑咕隆咚的。他伸手去摸床头的眼镜,好半天啥也没摸到,只能摸着床边爬起来才搞清楚状况。

    说睡大通铺有点夸张,其实是一个屋内八张高低床。十几个人住一间,若有空缺床位就用来放行李。

    居住环境如此拥挤倒不是集团舍不得钱,而是周青峰的链路网络只有五百米范围,必须把人员凑一起。

    特聘专家好歹是千里迢迢来传道受业的,不好让他们挤一堆,于是只能委屈自己人。由于十几个学员尽可能住一起,醒来上厕所都得排队。

    不过张高远张工也习惯了。他是个旧市红河汽车厂的。七十年代,厂子由几个工程师加一批技校毕业生做骨干,靠一腔热血造汽车。

    七年造了不到四百辆。

    别人家的底盘大梁用锻压机制造,他们没锻压机,只能自己抡大锤。场面是十分壮观,精神可嘉,但技术是真的不行。

    可就这也是当年云南唯一能造车的企业。

    到了九十年代,‘红河’厂实在撑不下去,不破产就只能卖身。

    ‘圣光’根本看不上厂子里那堆简易机床的破烂,也实在用不上那堆跟不上现代化生产的工人,只能挑挑拣拣拉一批人来当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