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机头是美国下一代先进战机‘ATF’的特征,据说是为了隐形。”
“难道我们这个战机也能隐形?”
“这个就不好说了,但这种设计可以减少雷达反射。”
“至少说明我们没有放松,一直在追踪世界先进技术嘛。”
一分半的新闻嗖的就过去了。可就如同周青峰在小会议室内播放的效果,国人无不振奋激动。
为之落泪叹息者数不胜数,为之欢呼高歌者数不胜数,为之大笑鼓舞者数不胜数!
“既然是舰载机?那么航母在哪里?”
“国内好像还没有造航母的计划和能力。”
“等等,我前不久看过一本国外的防务杂志,说国内的705所在两年前派人就去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那里有一艘‘瓦良格’号航母被‘圣光’集团给买下续建。”
“对啊,我也看过那本杂志,还以为是老外瞎胡扯呢。现在看起来还真有可能。我们不但有舰载机,还有航母。”
“‘圣光’两年前就买下‘瓦良格’号了?谋划的挺深嘛。这说明两年前舰载机项目就应该开始了,难怪现在会公开试飞情况。”
“你们记得新闻里一段话么?科研单位和民营企业联手攻关。”
“妥了,这事肯定是‘圣光’干的。国内别家都不靠谱,但我还真就信这家‘圣光’,真是特别有志气的企业。”
“是啊,‘圣光’的周总确实挺厉害的,从91就去老毛子那里用罐头换客机,这几年被他干成了不少大事。”
“‘圣光’出手,这下放心了。周总要干的事,还没有干不成的。”
“听说‘圣光’的待遇特别好,我有个师兄丢了公家职位去应聘,第一年工资就是四千多。”
“‘圣光’要是国企就好了,有编制有铁饭碗。”
“现在谁还去国企?铁饭碗有屁用,国企都要发不出工资了,管理和人事都乱。现在要么去外企,要么进‘圣光’。”
“猛龙一号啊,‘圣光’就是猛龙一号啊!” 现在鹰酱的使馆还在建国门雅宝路一带。CCAV的节目同样是其使馆人员必看必录,从公开渠道获取信息是情报人员的必修课。
‘新型歼击机’亮相,几名情报武官守在个黑屋子内,站在电视机前皱眉。一分半的新闻已经被录下,反复播放。
这年头还没有高清信号,电视画面模糊的很。想要看清光影的变化,就得瞪大眼睛一帧一帧的去查。可就算如此,很多细节也显得模糊,甚至以真示假的故意掩饰。
不掩饰反而不正常。
有人在黑屋子外敲敲门,送来一叠情报档案。
情报武官们打开档案袋,捡出厚厚几叠卷宗。卷宗上有照片,有数据,有人名,有可以交叉确认的种种信息。
“去年多名内线就发来情报,成都那边正式制造十号工程的原型机,比预期提前一年,进展非常顺利。今年底将正式试飞。”
“这架新型歼击机明显是从十号工程基础上放大而来。只是其进度居然比单发机型还更快,有些难以理解。”
“新闻上的画面还算清晰,暂时没发现有什么可疑之处,这不像是伪造,应该是真的。”
“从其滑跑的状况来看,这架新飞机起降性能应该不会差。还真是按舰载机标准设计制造的重型机。”
高亮的台灯下,打开的卷宗越多,梳理的信息内容就越多。很多过去零星不成体系的情报被拼凑起来,印证同一个事实。
隶属CIA的武官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圣光’在两年前就大举介入国内的制造业体系,尤其是给大毛二毛的工厂‘搬家’后,重型军工业发展极快。
两年过去,很多搬迁的设备和工厂完成安装和重建,开始进入正向反馈的阶段,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这些苏联人真是太蠢了。”武官们首先要把怒火发在已经倒下的毛熊身上,“他们任由宝贵的技术和资源随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