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镇场,一贯自信的主持人都觉着矮了几分,不自觉的问道:“周总,你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
周青峰为此哈哈大笑,“这个问题提的好。在很多国人眼里,自己脚下的土地贫瘠,落后,穷苦。但在我眼里,这里处处都是发财的机会。
有几个人想过,十亿人口的统一市场是多么难能可贵的金矿吗?很多人知道‘圣光’搞了VCD产业,但集团介入的产业太多了。
举个例子,成年女性用的卫生巾。为了卫生和健康,这个产品是刚需,但国内能生产的企业很少。
‘圣光’从两年前就通过入股企业或自建工厂的方式,快速进入这个市场。我们从原材料入手,拼命的扩大产能,压低成本。
年初,我们的原材料工厂陆续建成投产。无纺布,绒毛浆,吸水纸等等的生产线立刻全负荷生产。
今年才上手,光这单项产品的上半年销售额就做到五亿软妹币。明年我们还要继续爆产能。因为全国市场是在太大了,又没人能跟我们竞争,真是赚钱赚到手软。
卫生用品的相关工厂在魔都,厂门口二十四小时堵着经销商拉货的卡车。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很多客户宁愿加价采购。你说我挣不挣钱?当然挣钱啊!
类似产品,集团能做到质优价廉,打得国外品牌毫无还手之力。我们明年扩产后就会想办法出口,赚外汇也是轻轻松松的事。
当初为了供应东欧和毛熊的市场,‘圣光’经营的轻工业产品真的是五花八门。从吃喝拉撒到衣食住行,我们全包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不做的。”
这话说来豪情万丈,霸道总裁就应该如此。
主持人被周青峰抑扬顿挫的语调带动,兴奋的问道:“周总,再举几个例子。我们很想听听‘圣光’还在什么行业获得看似渺小,实则伟大的成就。”
“没问题。”周青峰也是谈性来了,他翻手一摊,“墓碑,‘圣光’甚至出口墓碑。”
“墓碑?”主持人真的惊讶了,“国外难道连墓碑都从‘圣光’手里购买?”
“当然了。我们在福建有专门的石材基地,只用一年就占据了日本百分之二十的墓碑市场份额。再过几年,这个份额肯定会更高。
日本人的坟地需要大量石材,还经常翻新。他们自己的人工高,墓碑都靠进口。过去是从东南亚或者土耳其巴西等国购买,但现在这个市场被我们抢了。
我们接下来要把石材产品卖到欧美去,赚更多的外汇。别小看墓碑,一年能有两三千万美元的利润。福建有的乡镇就靠这个脱贫致富。”
这听起来像是玄幻故事。
主持人惊讶了,瞪着眼睛不敢相信。但他看周青峰轻松的表情,却不由自主的意识到这并非吹牛皮。
光是卖墓碑就能发财,这太过挑战想象力了。
“在无能之人眼里,只有到国外端盘子洗马桶才能赚钱。可在我眼里,国内到处都是尚未开发的金矿。随便干点啥都能带来不可思议的财富。
所以嘛,自信点。我们比想象中强多了。”
周青峰摆了摆手,表示——我就是这么吊! 九十年代,央视还在帝都复兴路,东边就是军博。周青峰跑去录节目。十几分钟的时长,他录了五六个小时。等他离开央视大楼,外面都是深夜了。
撇除最初的不适应,磨合过后的节目组逐渐找到采访周青峰的正确方式。那就是不断提些尖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问题。
周青峰当年也是混‘键政局’的,穿越后更是经历风风雨雨,有着旁人想象不到的实践经验。他对大多数问题都能举一反三的论证,并且给出诸多解决方案和预言。
比如下世纪前十年,国家GDP肯定要超过日本的话,周大爷不介意再说一次。宣传么,就是这么反反复复的树立威信。
当然了,节目组对这类神棍预言除了震惊就没听进去,因为太玄乎了。
节目组录的虽多,但真正能用的只是很少的部分,其他的大多要剪辑去掉。周青峰也不指望什么,顶多要求打破当前媒体给自己定下的英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