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_作者:通吃道人.QD(726)

2020-09-17 通吃道人.QD

    老丁拉人的时候,大家还忐忑,生怕前途不好还得回原单位,实在脸面无光。

    到了天阳,住宿条件是差了点,因为实在没地方容纳突然暴增的职工。但周总给的待遇实在没话说。

    比如有个五十好几的翻砂工,在原厂老实巴交干了三十几年,有一手精湛的翻砂铸造本事,是模具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但因为没文化没关系,老翻砂工的工资还不如刚进厂的关系户。

    翻砂工作太苦太累,污染严重,粉尘超标,肺病是普遍现象。一般人根本不愿意干。

    老翻砂工到了天阳,当天就被送医院去检查。隔天就有不知名的神医妙手回春,把他多年的肺病治了个七八分。

    给钱多少就不提了,照顾家属就业和孩子入学也不提,光是治病这一条就足以让老工人死心塌地在天阳干。

    跳出火坑的人们后来再打听,得知原本还能坚持几年的原厂半年后就破产倒闭,一个个开心大笑。

    有这么多经验丰富的人手,但大家面对周青峰下达的要求还是愁眉苦脸。因为任务太难了。

    老丁在办公桌后坐下,就朝附近的几个讲师问道:“新标准研究的怎么样?”

    讲师们年龄也不小,最年轻也三十几岁。他们正在苦心研读CAD软件的说明文档,越琢磨越觉着先进合理,可越琢磨越是为难。

    中国的技术体系师承苏联,现在‘改开’,又得掉头学西方。

    西方有一套完全不同的技术标准,更加深入细化。他们的生产体系正转向计算机接管,这是一套颠覆性的创新,旧体系被彻底抛弃了。

    老丁带的团队面对的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

    国内工程人员在学习和实践中用的是苏联标准,现在九十年代被逼着想欧美转向,也就是大名鼎鼎的ISO标准。

    这涉及到管理,材料,品控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的思想要彻底扭转过来,否则便是沙上建塔,白费功夫。

    ISO标准好不好?

    非常好!

    但能不能用就两说了。

    不是技术人员不想用,是现实有制约。

    周青峰跟老顾问们聊天,有人来自魔都640所,某些细节就很说明问题。

    比如‘运十’是七十年代由640所设计的,当时很超前的使用了美标做结构标准。

    比如机体大型锻件用LC7标号的铝合金,又薄又轻,可以大幅减重,提升飞机性能。

    可兔子是八十年代才引进技术,九十年代才搞定鹰酱五十年代的铝合金材料LC7。等640所的设计完成,负责制造的5703厂就傻了眼。

    厂里只有苏联标准的LC4铝合金。图纸上的大锻件只能改成小锻件拼凑焊接。性能不达标,机体超重,使用寿命还低的要死。

    如果是军机,部队只能捏鼻子认了。可这造的是民航客机,这么超前设计,野蛮制造是不行的。

    科技发展没有捷径。

    宣传上经常有‘少花钱,多办事’的调调,但这种不讲科学规律的蛮干必然会被科学惩罚。

    现在老丁的团队,乃至‘圣光’请来的所有顾问团队都在给周青峰做工业规划。但所有聪明的大脑都得面对自然规律。

    使用国外的高标准,国内的厂房,设备,材料,乃至人员往往就没法用。

    将就国内的技术现状,想要做出高标准的产品就必然不可能。

    面对这种困境,中国的做法是‘引进’。

    就如同魔都的宝钢,整个生产线从日本引进,人员送到日本‘新日铁’去培训。哪怕生产线建成,很多耗材还要从日本进口。

    全都要花外汇,被小日本宰了好多年的‘肥羊’。

    对于周青峰来说,这条路直接就被堵死了。他可没那么多人力物力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

    ‘圣光’招揽了几百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但几乎所有人都问周青峰同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