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_作者:通吃道人.QD(801)

2020-09-17 通吃道人.QD

    搞出过生产300架歼六-3,299架不合格的奇闻。

    没错,说的就是东北那家厂子。

    对于渡边来说,素质差的职工不需要太多的动脑子,因为他们文化程度太低。日式那套死板的管理方法更有效些。

    根据渡边连续三天的访谈,就发现一旦电池厂的工人动脑子,他们不会去想如何做的更好,反而是偷懒耍滑的事屡见不鲜。

    为了树立质量和纪律观念,渡边每天一大早就站在电池厂的门口。八点钟上班,八点零一分就算迟到。

    所有迟到的人都抓出来骂。工作组的组员迟到,组长也陪着挨骂。组长迟到,全组陪着挨骂。

    渡边前三天笑眯眯的好像要跟全厂所有职工做朋友,过两天逮着错误能骂一小时不重样,汉语日语交替的来。

    挨骂的人若有反抗,直接开除,以此树立管理层的权威。剩下的工人往往被骂的面如土色,战战兢兢。

    周青峰听说这事,不但不干涉,反而送保健品给渡边保养身体,派工程总监郑平去撑腰,还从机械厂组织了一批职工到电池厂参观学习。

    学习归来的人背地里无不骂渡边是笑面虎,明面上却真的怕了那个扣细节扣到极致的老鬼子。

    渡边骂了三天,电池厂开除了十几个工人。迟到早退,抽烟闲聊,四处乱晃的事基本杜绝。

    这种事换个‘好好先生’来绝对干不了,非得来个铁面无情,六亲不认的才行。

    渡边自己也觉着舒爽,喝着周青峰送来的‘保健茶’,感受全厂职工从上到下的敬畏和‘问候’。

    解决了表面问题,接下来就是生产细节。

    铅酸蓄电池么,工艺太古老了。

    铅带轧制、铅膏和制、板栅制作、铅膏涂填、固化干燥、极群铸焊等等都是有标准的,全部按工艺手册来。

    要求的越严格,暴露的问题越多——好多工人干了十多年,看不懂工艺手册。连厂里的技术人员也不熟悉,反而嫌麻烦不愿意执行。

    当周青峰知道这个情况都兴叹不已。他想起毛熊家‘钢铁大叔’,那个只用两个五年计划就将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狠人。

    面对类似问题,就用类似办法来解决就好了。

    “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好说,不换思想就换人。这十万块一个月看起来还挺值的,让渡边全力施展吧。”

    周青峰用人历来只看实效,不问出身。谁能把工作做好,他就支持谁。

    这种完全放手的权力赋予给了渡边莫大信心。他干脆让工厂停工,花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职工培训,只有完成培训的人才能上岗。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市电池厂的职工每天上班就跟去上坟似的,就差哭哭啼啼披麻戴孝了。

    半个月时间先有五十多人受不了严苛的纪律管束,自己辞职。后半个月又有五十多人学习能力太差,也被辞退了。

    全厂职工人数嗖嗖的掉到三百出头。厂区都显得空旷许多。有人气愤到跑去市府告状,说周青峰派了个***份子来虐待他们。

    工厂里每天要背厂规,要抽查学习状况,连四五十的老工人也不例外。

    所有职工每天必须穿戴整齐,所有工序都要编制表格进行记录。零件不能乱放,操作不能多余,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无效活动。

    市里听了告状后深表同情,但表示爱莫能助,顺带把告状的人员通知电池厂,于是又开除几个。

    周青峰听到这事大感兴趣,亲自跑到电池厂向渡边学习。但很快发现以他的性子学不来这种管理方式。

    这种扣细节的管理方式不但职工累,管理者也累,必须要有一个习惯养成的阶段才能适应。

    但……

    周青峰把自己‘圣光’‘和谐’两系其他公司的管理层派去电池厂,要求他们向渡边学习如何管理,接下来要推广这套死板的模式。

    “这大概就是血汗工厂的雏形。”周青峰参观渡边改造的电池厂。后者正分解工序,花大价钱建造一条流水线,用机器来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