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闻言也想到了义父欧阳锋,他这些年虽然一直在苦修武功,却也偶尔会想起自己义父。只是欧阳锋自己离去,杨过也不好主动寻找。如今听到方志兴如此说,心中思念更甚,默默点头,希望欧阳锋能来参加自己婚礼。
“这次我和你师娘一起出去,君山会武的事,你可要好好准备了。若有必要,可以让黄帮主出面请陆家庄陆师兄过来帮助,他主持过大胜关英雄会,对这些事情极为熟悉,又和各路英雄都有交情,也能更好协调!”方志兴说完此事,又向杨过说道。陆冠英是黄药师弟子陆乘风的儿子,可以说是桃花岛门人,而妻子程瑶迦是孙不二的弟子,可以说是全真教之人。若是方志兴和黄蓉出面邀请,料来陆冠英肯帮这个忙,如此武林盛会,他能参与其中,也算是一种褒奖了。
杨过对于举办大会自然没有丝毫经验,也不耐烦这些琐事,听到师父说要请陆冠英过来帮助,自然忙不迭地应了下来。然后又听方志兴嘱咐一些注意事项,以及结合襄阳城的计划拟定出大概章程,让杨过先行准备。杨过知道事情重要,自然一一应是。
师徒俩谈了许久,这才各自散去。杨过还要尽快赶往江陵,协助取宝之事。而方志兴要走遍四方邀请天下高手名宿,时间也颇为紧当,自然也不能耽搁。一灯大师等行踪比较固定人还好说些,像洪七公、欧阳锋、黄药师等人,可就极为难找了。方志兴为表诚意,总需要去探察一番。当然,实在找不到的话,也只能在江湖上广为传话了,那样这些人只要没死,总能听到的。而且第三次华山论剑之期,说不定这些人心里也都一直挂念着呢!
次日,方志兴和李莫愁一起,将方毓霞托付给周伯通和瑛姑,然后便打点行装,就此启程而去。如今一灯大师已经护送天竺僧到天竺后回返,又因为吐蕃归附蒙古,使大理国直面蒙古兵锋,一直在大理坐镇,方志兴自然要去先行拜见,然后由此入青藏,到西域,寻找欧阳锋等人。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做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为尊崇。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寺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即是中原如五台、开元、九华、峨眉诸处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因僻处南疆,其名不彰。
不过即使如此,天龙寺在武林中也是大大有名,特别是一阳指和六脉神剑,更是天下闻名的绝学。而大理段氏之所以数百年传承不绝,和天龙寺在背后支撑也不无关联。当年一灯大师出家之时,也是在天龙寺居住,直到后来武三通被打伤,一灯大师救治武三通后功力尽失,才避居湘西桃源县,离开此地。如今大理国处于危难之际,一灯大师返回大理坐镇,也是居于天龙寺。
“志兴,这天龙寺中高手不少,可不要大意了!”方志兴和李莫愁离了赤霞山庄,十数日后,已经抵达大理,望着近在眼前的天龙寺,李莫愁向方志兴说道。当年陆展元和何沅君成亲之时。她和武三通去捣乱,便是被天龙寺的一位高僧出手镇了下来。要他们冲着他的面子,保新夫妇十年平安。那时李莫愁虽然被陆展元气的重伤。武功并没有完全发挥,却也感受到出手之人武功颇高,知道了天龙寺的名字。如今那位高僧的武功对她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天龙寺随便出来一人便有如此修为,却着实不能小觑。
方志兴自然知道天龙寺的名头,深知其中底蕴,自然不敢有丝毫大意。好在他此番只是来邀请一灯大师,并没有和天龙寺发生冲突的想法。因此他听到李莫愁所言,淡淡一笑。迈步进入天龙寺,递上名帖,求见一灯大师。
一灯大师果然便在寺内,听到方志兴前来,心中又惊又喜,眼看弟子不在,便亲自出来迎接。方志兴见此,急忙向前拜见,不说一灯大师是武林前辈。但说他当年的传法之恩,便让方志兴获益匪浅,他能在短短数年内修成先天功,可没少得一灯大师的指点。
“贤侄远来大理。老衲不胜欢喜,还请入内一坐,喝杯茶水!”一灯大师见到方志兴。心中极为欢喜,向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