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侠世界_作者:明道真人(653)

2020-09-24 明道真人

当然,混沌剑阵虽然极为厉害,但要求也是颇多,而且因为人数太多难以协调,反而可能出现岔子。如此一来,也难怪威名越来越小,甚至会慢慢失传了。相比起来,北斗大阵是由七个天罡北斗阵联合而来,更为灵活多变,而且能正反相合,由九十八人施展,却是要胜过混沌剑阵了。

混沌剑阵的总纲中除了混沌一体的方法外,还有许多关于一元、两仪、四象、八卦等方面的知识,蕴含的道理极为高深,多有玄妙之处。方志兴虽然武功高深,并且对奇门术数也算精通,但由于只是得到总纲经文,一时却也无法尽解,只得记在心中,留待以后参悟。

次日,方志兴便将记载混沌剑阵的书册还给了灵宝道长,又向他解答了一些“巍巍昆仑”和昆仑印的精妙之处,解说道:“昆仑印是由这一招的剑意用大手印功夫化来,只是作为手上功夫而已,并不用多加练习。而‘巍巍昆仑’这招剑法,其要点在于‘一招包一路’,最好在昆仑剑法有成后再行习练。练习之时要在昆仑山各处走走,多体悟昆仑之意,才能发挥此招的真正威力。这招剑法大成后,可根据昆仑之意随意衍化剑招,这样才算达到圆满。此招重在于悟,万万不可心急!”这招剑法虽然是方志兴随手所创,却丝毫不下于五岳剑式,并且有意境蕴含其中,可以说极为高深。境界不到强行习练的话,反而可能有害,方志兴见灵宝道长似乎专研此招,提醒道。

灵宝道长自然听得出方志兴的一番好意,向他起身拜谢,又请教了一些平时练剑的不解之处,方志兴一一解答。

说完剑法,方志兴又想到这两日一直没有见到何足道,不由问道:“不知何兄弟去哪里了,怎么这些日子都没有见到?”依照何足道的脾性,应该不会因为败在自己剑下便刻意躲避,但方志兴却一直没有见到他,是以心中有些奇怪。

“何师弟这些年武功有成后,一直居于惊神峰,在那里弹琴悟剑,平日里也很少下山。前日他和道友比剑之后,说是有所领悟,便去峰顶练剑了,道友若是要见何师弟的话,我这便叫人把他唤来!”灵宝道长闻言,向方志兴解释道。提到这个,他的脸色略有些不自然,昨日他拿着“巍巍昆仑”和昆仑印去找何足道参悟,却被这个师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着实碰了一鼻子灰。

方志兴对此自然不知,也没兴趣去问,他听到灵宝道长所言,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贫道闲来无事,自去即可!”说着向灵宝道长问明方向,和李莫愁一起上惊神峰而去。惊神峰离昆仑派驻地并不远,山峰也并不高,只因险峻陡峭,故称惊神峰。方志兴和李莫愁一路行去,只觉奇峰突兀,不依常理,不觉暗暗点头。此峰意蕴与何足道脾性相合,又和他剑理极为相似,何足道居于此处,显然是以此领悟武学。此人年纪轻轻便已悟到这个道理,当真可称不凡。

临近峰顶,两人陡然觉得前方一阵开阔,多有苍松古柏等林木挺立。此时将近四月,树木颇为繁茂,着实清幽宜人。方志兴和李莫愁抬眼望去,只见一座茅屋矗立在期间,隐约有琴音传来,更显清雅。

两人对望一眼,均是猜到何足道正在抚琴。想起此人的“琴圣”名号,也不说话,悄悄循声而去。方志兴上一世便曾跟黄钟公学琴,数十年积累下来,琴艺已可称得上高超。而李莫愁在古墓时也曾得师父传授琴艺,对此也算熟知。听到何足道琴音中颇有妙处,不欲打扰,而是悄悄静听。

方志兴和李莫愁走出十余丈,只听得琴声之中杂有无数鸟语,初时也不注意,但细细听来,琴声竟似和鸟语互相应答,间间关关,婉转啼鸣,心中大感差异。两人走上前去,隐身林木之后,向琴声发出处张去,只见三株大松树下一个白衣男子背向而坐,膝上放着一张焦尾琴,正自弹奏,当是何足道无疑。他身周树木上停满了鸟雀,黄莺、杜鹃、喜鹊、八哥,还有许多不知其名的,和琴声或一问一答。或齐声和唱。

见此奇景,李莫愁心中想道:“师父说琴调之中有一曲《空山鸟语》。久已失传,莫非便是此曲么?”方志兴则似乎想到了什么。闭目静听,聆听其中意蕴。

听了一会儿,琴声渐响,但愈到响处,愈是和醇,群鸟却不再发声,只听得空中振翼之声大作,东南西北各处又飞来无数雀鸟,或止歇树巅。或上下翱翔,毛羽缤纷,蔚为奇观。琴声平和中正,隐然有王者之意。

李莫愁心下惊奇:“这何足道能以琴声集鸟,难道弹的是《百鸟朝凤》?此人琴艺如此高深,确实可以称得上一个‘圣’字!”想要向方志兴询问,却见他闭目静听,又怕打扰了何足道,也只得按下这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