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七公闻言微微一怔,想起自己这些年在江湖中所见,缓缓点了点头,说道:“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此。不说你和靖儿,还有你们全真教的什么双璧。那烟波钓叟、潇湘子等人,还有襄阳的朱子柳,若是放到五十年前,都是有资格参加华山论剑的。后辈中有个画鬼的年轻人。还有最近冒出来的一个西域剑客,也都有这个潜力。其他靠年龄熬出来的什么百草仙、九死生,也都有手绝活,不比当年的梁老怪差多少。这武林之中,确实比以前繁盛了许多。”
“那这些人中,又有几个是正道呢?”方志兴又向洪七公问道。
洪七公沉吟不语,他所说的这些人中,除了郭靖、朱子柳等人在襄阳守城外,大多并不安分。说的好听点是亦正亦邪。难听点就是无法无天,尤其是潇湘子等人,更是投靠蒙古,着实为人不耻。
“你是想让这些人听从吩咐?这个可不容易!这些人桀骜不驯。就是让老叫化去,只怕也没有这个能耐。”想了一会儿,洪七公向方志兴道。这些武功高手大多都有自己主见。可不是那么容易听人命令的。
方志兴听到此言,知道洪七公已经心动。哈哈笑道:“七公说笑了,我又不称霸武林。收服这些人做什么。这次君山论武,晚辈主要是为了见识一下这些人的武功,其次便是为他们立下规矩,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不该做的。不求这些人成为正道大侠,也要让他们不投靠蒙古。”
“如今正道高手齐聚襄阳,这些外道少了许多顾忌。此次君山会武,便是要展示一下,让他们知道江湖中的深浅,免得仗着本领肆意妄为。”江湖中少了丐帮等正道的镇压,不少地方的高手已经显出了肆意妄为的苗头,像那黑衣尼圣因师太,人称绝户手,狠辣之处可见一斑。方志兴因为上一世的经历,对这些人一向没有什么好感,有机会的话,当然要杀杀这些人的威风,免得他们在武林捣乱。
想到自己这些年所见所闻,洪七公缓缓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人确实有些不像话,需要管教一番。也罢!君山本就是化子聚会的地方,老叫化过些日子也去凑凑热闹,看看你小子能耍出什么花样。”
两人谈了一会儿,又提到了一灯大师和大理之事,洪七公叹道:“蒙古越来越强盛,只怕大理是坚持不下去了,大理一灭,四川、湘黔也都暴露在了蒙古兵锋之下,一旦两地有失,只怕大宋便有覆灭之祸。你如今身在三湘,要好生注意才是。”蒙古人久攻襄阳不克,便想着绕过此地,从长江上游进发,顺流而下攻取襄阳。但四川同样抵抗激烈,蒙古人无奈之下,竟然绕到了更南端的大理,路程之远,着实令人惊叹。相比之下,临安朝廷的应对就要差上许多了。
方志兴虽从后世史书中知道蒙古人碍于地形,最终没能通过大理进入川湘,但身处其中,才知道蒙古人这一招的险处,一旦稍有疏虞,只怕大宋真可能就此覆灭。听到洪七公所言,当即点了点头,保证在蒙古大军到来时召集武林中人,将他们赶出三湘。又宽慰洪七公道:“蒙古人擅长骑战,大理山川密布,并不适合马匹通过。而且吐蕃到大理的路途极是难行,蒙古人即使攻破大理,也难以派遣多少人马,七公不必太过担心了。”
洪七公长叹一声,说道:“但愿如此吧!唉!也不知大宋朝廷,还能支撑多长时间!”言语之中,颇有些寂寥之意。如今宋蒙双方虽然还在相持,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因为蒙古内争,而非大宋多么强大。一旦蒙古统合起来,大宋可就危险了。
“蒙古人无法通过大理进攻川湘,之后估计就要继续攻取襄阳了。郭大侠那里,压力也更大了!”方志兴同样叹道。襄阳城这几年战事不多,甚至有余暇整修城墙,但再往后去,可就极为艰难了。特别是蒙古正式上位后,让忽必烈主管侵宋之事,到时必有一番大战。“是啊!靖儿这这傻孩子,以后可有苦头吃了。”洪七公同样叹道。不过话虽如此,他神色中却是颇为自得,显然对郭靖这个弟子极是满意。
方志兴道:“七公是要去襄阳吗?我和君宝也正要去,不如同行如何?我还有一件事要拜托七公呢!”
洪七公奇道:“还有什么事?难道和襄阳有关?”
方志兴笑道:“是有些关联,却不算大。我徒弟杨过将要迎娶郭大侠的女儿,他义父欧阳前辈却没有过来,所以我想请七公撑撑场面,也好多些光彩。”
洪七公点了点头,却疑惑道:“过儿是你弟子,有你作为长辈不就行了?让老叫化去凑什么热闹?就是要请,也是请丘处机吧?”他虽然是穆念慈的师父,但说起来不过指点了对方几天功夫,论及和杨过亲疏,远不如杨康的授业恩师丘处机,对此自然感到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