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众人闻言,这才注意到跟在方志兴旁边的少年侠客,纷纷有些怀疑。耶律齐武功如何,在场众人都是知道,襄阳城中除了郭靖、黄蓉、朱子柳外,就连鲁有脚、武三通也难以稳胜过他,称得上襄阳城排名前几的高手。而这看何足道的年纪,不过比朱羽轩大了几岁,如何能与耶律齐相比?
不过朱子柳听到这个名字,却是凝重起来。看到他背上双剑,施礼道:“莫非是‘两仪剑’何少侠?久仰久仰!未克远迎,甚是失礼!”作为襄阳城的几大高层之一,他的消息也颇为灵通,知道中原江湖新出现一个青年剑客,武功极为不凡,甚至就连全真教的沈清辰,也没有胜过此人。因此虽然见何足道年轻,却丝毫不敢失礼。
“昆仑剑客?”、“两仪剑?”、“没听说过!”、“西域昆仑来的!”……众人本来还在疑惑,听到朱子柳这话,却开始议论起来。不过问来问去,却都不知道何足道来历。毕竟何足道来到中原也不过这几个月的事情,名声并未传扬开来,就连朱子柳,也只是这几日才知道。
方志兴微微一笑,也不宣扬何足道如何厉害。他曾向沈清辰问过当日两人一战的详情,对何足道的武功颇为自信,沈清辰的剑法注重于攻,都没能破开何足道的防御,耶律齐就是再强,只怕也难以彻底击败何足道。也好让这些襄阳城中的年轻人,见识一下其他地方的天才。
何足道径不答话,身形一纵,已然上了高台。从背上拔出一剑,朗声道:“耶律兄台请了!昆仑何足道请教!”
台下众人正想着待会儿向方志兴询问什么疑难,对比武也都有些心不在焉,只盼着尽快结束。听到有人挑战耶律齐,却顿时来了兴趣。耶律齐在襄阳城中号称年轻一辈第一高手,这次比武又坐实了这一情况,今日比武,便无一人去挑战他。众人听到这位昆仑来的何足道要挑战耶律齐,都是极为好奇,纷纷打探何足道的来历。不过问了许久,都没人能说出什么,也只得看他在台上的表现了。想到这里,众人也都望向耶律齐,希望他能捍卫襄阳武林的威名。
耶律齐被众人寄予厚望,自然不好推脱。他既然号称襄阳城年轻一辈第一高手,自然要承担响应的责任。何足道固然算不得襄阳武林人士,没有参加这次比武的资格,但他以西域武林人士的身份前来挑战,却是更容不得耶律齐退缩。耶律齐心思电转,瞬间便做了决定,跳上高台,应对何足道的挑战。“何少侠,听说你号称‘两仪剑’,另一剑也拔出来吧!”耶律齐拔出长剑,沉声道。
何足道眉头一皱,心中颇为不渝,说道:“还是先用单剑吧,抵不住时,我自然会用双剑!”两仪剑法虽然神妙,但对他来说,却是别人之物,只能作为面对绝顶高手时的一个手段,并不能常常使用,因此他日常对敌,还是单剑居多。
方志兴在台下闻言,顿时险些失笑,何足道为人孤傲,这话由他说出来应该已经是颇为客气了,不过在外人听来,却显得耶律齐不配他用双剑。场中群雄闻言,一时间议论哄哄,不知道这何足道到底有何本事,竟然如此狂妄,在面对襄阳城年轻一代第一高手时,还敢如此托大不用全力。更有曾受耶律齐指挥之人,对此颇为不满,嚷嚷着让耶律齐给他个教训。
何足道听到众人议论,才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不过他这些日子错的不止一次,又为人孤傲,自然不会对人道歉。长剑一摆,剑尖指向自己胸口,剑柄斜斜向外,向耶律齐道:“请吧!”这一招起手式怪异之极,竟似回剑自戕一般,天下剑法之中,从未见有如此不通的一招。
群雄见此,顿时吃了一惊,一时间场中静了下来。想要看何足道武功有何表现。而耶律齐心中搬来也有些不满,见到这一招。却顿时凝重起来,心道:“昆仑派僻居西域。与中原稍有往来,武功也颇为诡异之处。这何足道被方道长请到中原参加君山会武,显然是有本事争夺华山论剑资格的,我可不能大意了。”想到这里,他心中顿时波澜不惊,凝神静气,左足踏开,一招“定阳针”向上斜刺,正是正宗全真剑法。这一招神完气足。劲、功、式、力,无不恰到好处,看来平平无奇,内中却留有余地。如此老道的剑法,就是比之当年的全真七子,也是相差仿佛。
方志兴见到这招,心中也是叫了声好。当年他初见耶律齐之时,便觉得他受父亲耶律楚材的影响太深,思想也更偏向儒家。显得有些拘泥,和道家谦冲自然虽有相似之处,却是颇有差异,武功也难以大成。但见到耶律齐这一招。却知道此人已经摸索到了自己道路,将全真剑法开始化为己用。如此看来,也怪不得他不用空明拳。反而用起剑了。毕竟空明拳的境界太高,凭耶律齐修为。想要化为己用还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