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一惊,急忙望向高台,眼尖的已经看到台上坐着一个道士,不是方志兴又是谁人?至于他何时上去,又是怎么上去的,场中似乎除郭靖外并无他人知道,着实让人讶异。
不过坐在台上的方志兴,却丝毫不理会众人惊奇,径直讲了起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声音抑扬顿挫,传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耳中,正是千古流传的《道德经》。
台下众人闻言,心中都是大讶,一些人心中腹诽:“莫非这位方道长今日要传道?我说他怎么这般大方,为大伙儿解答疑难。原来是打的传道的主意,看来今日要听一肚子道经了。”不过即便如此,此人也没有退场,等着方志兴讲解武功。
方志兴诵完一遍《道德经》。台下已经完全静了下来。他看了一眼周围,见众人并无一人退场,反而有许多人望着自己。心中暗暗点头,说道:“诸位可知我为何先诵读《道德经》?”
台下众人虽然有的腹诽此事。但要说当面指责,却也不敢。一时间无人回答。同样,方志兴也不等待这些人回答,又问道:“诸位可知内功是从何而来来?”
这个问题就与武功息息相关了,众人闻言,顿时思索起来:“内功是从何而来呢?如何产生在自己体内呢?”虽然许多人认为内功就是内功,是自己努力修来,但对于方志兴此问,却着实不好回答。
方志兴微微一笑,看着台下众人,说道:“想要直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说到导引术了。导引术是先民探索而来,到了后来,也就成了气功,或者称之为内功。诸位皆知贫道是全真教弟子,所修内功也是纯粹道家内功,因此就以道家修练之法,为大家讲解内功由来。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指教!”
台下众人闻言,纷纷点了点头,许多人这才知道内功的源头是导引术,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自觉长了见识。却没察觉方志兴这么一番话,无形中就破了“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说,为道家武功正了威名。
“我道门修练之法,共有四大境界: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返虚、练虚合道。后两个境界贫道也只是刚刚摸到门槛,无法为大家解说。因此今日所说,便是练精化气和练气化神,分开来说,就是精、气、神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之中,气,可以认为是真气、内息等体内之气,既然说是练精化气,它自然是从‘精’而来。这个‘精’,是为人体之精,也可以是天地之精,包括五谷之精、草木之精等,人体所修练的气,便是由此而来。”方志兴又道。
“道长这么说,是不是身体越壮,吃的越多,修练真气就越快呢?”台下有人大喊道。周围众人听到,顿时哄笑起来,原来说话之人是个大胖子,又是众所周知的大胃王,难怪问出这个问题了。
方志兴扫视众人一眼,见他们都望着自己,显然对此颇感兴趣,只得稍作解释,说道:“真气修练,涉及到方方面面,元精只是一部分罢了。而且人的身体越壮,并不代表他身上的元精就越多,两者并没有必然关系。其次,人所吃的饭食中虽有五谷之精,但还要转化为人体之精才能用于练精化气,其中又涉及到转化手段、本身消耗等方面,有的人吃的很多,却大多在平常被消耗掉了,所得元精自然不见得多。就拿这位仁兄来说,他每日所食大多都用于维持自身消耗,身上元精并不见得比其他人多。”
众人听他说的有趣,都是笑了起来,那位提出问题的胖子,也是憨笑不已。
经过这个插曲,方志兴也不再理会,又道:“其实真正说来,小周天才能说是打到了练精化气境界,之前境界,更多的是练精化气的基础,可以称之为炼己筑基。江湖之中,大部分人也都处于此境。等到真气蓄足,打通任督二脉,贯通小周天后,才会真正的练精化气境界。到了这一步,人体之中的后天精气会逐渐补足,并且在体内先天之气的引导下,逐步转变为先天精气。而同样修练出的真气,也会逐步随之转化为先天真气。故而这一境界,在武林中又被称为‘先天’,每一位能够达到的,都是当世绝顶高手!”“先天!”“绝顶高手!”台下众人闻言,顿时激动不已,他们本听方志兴是讲解基础武学,没想到不一会儿就讲到了传说中的先天境界,实在难以相信。当下有人在台下大叫道:“方道长,你达到先天境界了吗?”“如何达到先天境界?”……先天境界在武林中向来是一个传说,不一会儿,问的人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