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难以依靠军阵冲上,方志兴和杨过对视一眼,猛然一声长啸,声震四野。两人和神雕一起,脱离郭靖军阵,向着高台猛冲过去。当先神雕双翅展开,激起一阵狂风,将射来的弩箭纷纷拨落。而方志兴和杨过在它身后,也是挥动长剑,拨掉其余箭矢。
两人一雕速度极快,这二百多步,对他们来说却不过十数息功夫。台下蒙古精兵刚刚反应过来放了一轮箭,便见两人一雕已然冲到高台下精兵之前,开始杀了起来。到了此时,金轮法王不过喊道“七”字而已。
台下主持的蒙古主帅见局势紧急,不待金轮法王慢悠悠地数数,出口高声叫道:“八……九……十!好,举火!”剎时间堆在台边的柴草着火,浓烟升起。就连台上金轮法王,却也顾不得了。
眼见方志兴、杨过、神雕顺利冲到高台之下,郭靖、黄蓉等人正自心中高兴,见得此景,俱是睚眦欲裂,率军猛攻,欲要上前接应。郭靖所统的八千黄旗军背上,都是负有土囊,此时若是冲到近前,必能灭掉台下之火。便在此时,猛听得远处喊声如雷,阵后数万蒙古兵铁甲铿锵,从两侧抢出,径去攻打襄阳。“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震山撼野。蒙古大汗蒙哥的九旄大纛高高举起,疾趋城下,精兵悍将在大汗亲自率领之下蜂拥攻城。
郭靖左手持盾,右手挺矛,本已带兵抢到离高台不足百步之处,眼见便可接近高台,忽听得阵后有变,不禁一惊,心道:“罢了!罢了!还是襄阳城要紧,襄儿这里只能交给方兄弟了,但愿一切顺利。”此次发兵之际,几人本就约定好一旦襄阳城遇危,就冲杀一阵后调兵回返,免得朱子柳在襄阳城中不支。郭靖等人眼见高台下还有伏兵,蒙古一方剩余兵马定不会多,朱子柳也能支撑一些时间,此时见到蒙古大汗竟不顾高台前两军相持,亲身涉险攻城,立时明白襄阳危险。
“救女事小,守城事大!”郭靖想到这里,向黄药师大声道:“岳父,咱们别管襄儿,急速回袭敌军后方。”
郭襄一人安危,如何能和襄阳全城的安危相比?黄药师虽是郭襄外公,却也明白其中的轻重缓急,不过眼看方志兴、杨过、神雕已经接近高台,蒙古人也开始纵起火来,如何能就此不理。当下招动令旗,向郭靖大喊道:“靖儿,你先带人灭火,再分出一半兵马给过儿,之后带着两万兵马袭击敌军后方,我等随后就到。”说着调动其余四路兵马,辅助郭靖前冲。在他看来。襄阳城中有朱子柳主持,即使蒙古大汗亲冒矢石、鼓舞蒙古兵马士气。也定能支撑一段时间。反倒是高台这边,眼看就能救下郭襄。定不能轻易放弃。再说了,此次若能救下郭襄,宋军定然士气大盛,之后的赢面可就大多了。
听到自己岳父如此说,郭靖心中虽然担忧襄阳,却也不得不领命向前。大军之中,最忌号令不一,郭靖久经战阵,自然深明此理。此次二十八宿大阵是由黄药师指挥,即使这些兵马是他所练,也要听从黄药师之令。
一众宋军将士眼看蒙古大军攻击襄阳,又听到黄药师命令,心急之下,皆是以一当十,奋力向前。但蒙古射手守得犹如铁桶相似,当真寸土必争,宋军冲上了数丈。转眼间又给逼了回来,损失极是惨重。黄药师见强冲不得,急忙再次变阵,指挥二十八宿大阵不断轮转。想要以此找到蒙古大军缝隙。
再说高台那边,金轮法王眼看蒙古主帅下令放火,不由叹了口气。他心中委实舍不得烧死郭襄。但当此大战之中,却也不能违反主帅下令。惋惜地看了郭襄一眼。自长梯上一级级走下,只留下郭襄一人。仍然绑在高台顶上。
正当此时,方志兴、杨过、神雕冲到高台之前,杀散了周围蒙古兵马。眼看金轮法王下台,杨过猛地跃起,纵身上了梯级。那边方志兴手中绳索一甩,急速向上向上而去。神雕则护在周围,双翅鼓风,它自蜕变之后,健翎如铁,又极是光滑,双翅鼓起劲风已然将射来的弩箭吹得歪歪斜斜,纵有一些疏漏,也难造成伤害。两人一雕,齐心合力,欲要救下郭襄。
高台虽有十余丈,方志兴手中绳索却是更长。他自华山绝顶上感受到紫薇软剑中的剑意后,这些年用精气神不断洗炼,已然将其除去,烙印上自己真意。之后运起剑来,当真是随心所欲,莫不如意。此时虽然中间隔了一段十余丈的绳索,方志兴却和紫薇软剑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能够运使自如。眨眼之间,绳端紫薇软剑已然到了郭襄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