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眼看长剑刺来,法王不闪不避,反而哈哈大笑。台下郭襄正在疑惑,便见金轮法王双手陡然一动,手中双轮脱手而出,砸向自己。其势极快。寂然无声。
眼看郭襄和神雕都在那里,方志兴也来不及拉回一人一雕,急忙运使绳索,迎了上去。连抖几个圆圈,层层圈住了法王掷出的双轮,将其拦了下来。
金轮法王掷出的双轮距离郭襄虽远,势头却极为凌厉,直欲置人死地。郭襄哪见过这等情况,早已有些呆了。眼看方志兴用绳索挡了下来,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欲要破口大骂。
再看台上,金轮法王掷出双轮之后。却没有就此跳下高台,反而向上攀去,到了高台之上。也不知他是担心方志兴半空之中拦截。还是心存死志,竟然就此坐在了高台之上。一动不动,目视远方。
见此。郭襄也来不及喝骂,向方志兴道:“师父,这老和尚要做什么,难道他不怕热吗?”此时高台火焰,已然即将烧到顶端,金轮法王若是再不下去,只怕也要被活活烧死。
方志兴见金轮法王目视襄阳方向,却是猜到他在关注战局。想到自己遣杨过所做之事,他心中同样担心,望了过去。至于金轮法王,有着自己在,谅也无法逃脱。
再说郭靖带领两万大军从后冲击蒙哥兵马,果然造成一片混乱。见得此景,杨过顿时想到了自己师父嘱咐,立时向郭靖请命,要带领五百靖康军冲击蒙古大汗,引动蒙古大军。郭靖久经战阵,立刻做出决断,答应下来。
“我当前锋,你们多捡长矛,跟随在我身后。”杨过领着靖康军,大声道。这些人深知杨过武艺,也不抗命,在战场上捡拾长矛,每人手中都抱了三五枝。杨过执了一枝长矛,跃马冲前,对着蒙古大汗的九旄大纛,疾驰而去。
身后一众军士见此,俱是吃了一惊,心想蒙古大汗亲临前敌,定然防卫极严,精兵猛将,多在左右,自己这五百人冲了过去,岂非白白送死?但想到郭靖命令,却是毫不犹豫,随着杨过冲了过去。他们虽然也精于投掷,却丝毫没有出手,尽皆留给杨过。
这一行人去得好快,转眼间冲出数里,接近蒙古大汗所在。蒙哥的扈驾亲兵见杨过来得势头猛恶,早有两个百人队冲上阻挡。杨过手臂一挥,一枝长矛飞掷出去,洞穿一名百夫长的铁甲,贯胸而过。他顺手从后面军士手中接过一枝长矛,掷死了第二名百夫长。蒙古亲兵一阵惊乱,杨过已突阵而过。众亲兵大惊,挺刀举戟,纷纷上前截拦。杨过一矛一人,当者立毙。他内外兼修,手臂力有千斤,这长矛飞掷之势,便岩石也能插入,何况常人血肉之躯?每一枝长矛都对准了顶盔贯甲的将军发出,顷刻间掷出了一十七枝长矛,杀了一十七名蒙古猛将。
这一下突袭,当真如迅雷不及掩耳,蒙古大军在城下屯军十余万余众,但杨过奔马而前,便如摧枯拉朽般破坚直入,一口气冲到了大汗的马前。
蒙哥的扈驾亲兵舍命上前抵挡,执戟甲士横冲直撞的过来,遮在大汗身前。杨过回臂要去拿身后军士长矛,却抓了个空,原来已给蒙古甲士隔断。眼见蒙古大汗近在眼前,似有退走之意,杨过一声长啸,双脚踏上马鞍,跟着在马鞍上一点,和身跃起,直扑而前。十余名亲兵将校挺枪急刺,杨过在半空中提一口真气,一个觔斗,从十余枝长枪上翻了过去。
前日蒙哥亲自督战,被部下拥退,导致最终失败,这次他本来不愿后退,但眼见势头不好,一提马缰,纵骑急驰。他胯下这匹坐骑乃蒙古万中选一的良驹,龙背鸟颈、骨挺筋健、嘶吼似雷、奔驰若风,名为“飞云骓”,几乎和郭靖当年的“汗血宝马”不相上下。此刻鞍上负了大汗,四蹄翻飞,径向空旷处疾驰。杨过展开轻功,在后追去。蒙古军数百骑又在杨过身后急赶。
两军见了这等情势,城上城下登时都忘了交战,万目齐注,同声吶喊。方志兴和金轮法王所见,便是这般景象。杨过见蒙哥单骑逃遁,心下大喜,暗道:“你骑马跑的再快,还能胜过我的轻功不成!”当下运起轻功,奋力直追。他轻功极佳,哪知这“飞云骓”委实非同小可,后蹄只在地下微微一撑,便窜出数丈。杨过提气急追,反和蒙哥越来越远了。
见此,杨过心中暗道不好,知道蒙哥所骑是汗血宝马那一级的宝马,当世之中,也唯有自己师父或能追上。想到这里,他弯腰在地下拾起一根长矛,奋力往蒙哥背心掷去。
眼见那长矛犹似流星赶月般飞去,两军瞧得亲切,人人目瞪口呆,忘了呼吸。只见那飞云骓猛地里向前一冲,长矛距大汗背心约有尺许,力尽而堕。宋军大叫:“啊哟!”蒙古军齐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