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到方志兴提起北伐,郭靖心中便极是为难。若是按他心意,自然是要率军北伐。不过若说反抗朝廷命令,对他来说却是极难定下。而且吕文焕待他极好,若说要驱走或擒下此人,郭靖心中实在有些不忍。听到方志兴询问,又见室内众人都在看着自己,郭靖想了一会儿,沉声说道:“诚如方兄弟所言,此次北伐之事,可谓势在必行。不过忽必烈若是想要争夺汗位,必不会快速离去,反而会乘着与襄阳对峙之时收服军心,换上心腹大将。这段时间我们可以上报临安,陈述北伐之要,并且准备物资,若是能够得到朝廷支持,此次获胜的把握定然更大。”
闻言,洪七公、朱子柳等人,俱是暗暗点头,郭靖此言,可谓极为稳妥,若是朝廷支持北伐的话,取胜的把握也就更大了,就是不成,忽必烈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走,对襄阳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乘着这段时间,襄阳城可以休养生息、储备物资,到时无论朝廷是否同意,都是有利无害。
不过沈清辰闻言,却是反驳起来:“郭大侠此言,小道不敢苟同。正因忽必烈要收服军心,我等更应该立即北伐才是。若是等他完全收服了这路大军,北伐可就更无把握了。而且此次蒙古大军齐聚襄阳,北地地方不靖,郭大侠起兵的话,定会有人响应,如果过些日子,以忽必烈的手段,断无这等可能!”作为全真教之人,他久在北地,多年不闻大宋,对于临安朝廷,自然没有那么多的忠心,之所以抗蒙,更多的是心怀正义、看不惯蒙古所为而已。此次他率领全真教众人南下襄阳,可谓冒了绝大风险,若是郭靖不能立即北伐,那就有些危险了。
想到这里,沈清辰团团一揖,又向众人说道:“全真教这些年来,一直受到蒙古打压,此次小道率人来到襄阳,更是大大得罪了蒙古人,若是郭大侠不能立刻起兵的话,小道也只好和众位师兄、师叔北返,先做准备了。”众人闻言,都是有些惊愕。此次襄阳大战,全真教虽然没有派出全部力量,但单是沈清辰这一路,却已撑起了二十八宿大阵中的一路,若是他率领全真教弟子离去,对于襄阳城而言,可谓一大损失。而且后续带来的影响,更是无可估量。想到这里,众人俱是看向方志兴,看他们是何说法。至于在场的全真教中辈分更高的老顽童周伯通,则被众人理所当然地无视了。
周伯通在教中向来没有什么发言权,对此也不在意,方志兴道:“丘师叔刚刚仙逝,全真教有些不稳,正需高手坐镇。若是近期无法北伐的话,清辰师侄需得尽快回返。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体谅!”
闻言,众人虽然知道两人说的确是实情,却也不禁暗暗皱眉。沈清辰只是小辈,若是没有方志兴的支持,如何敢说出这番话,众人只要稍微一想,便知道这必是方志兴的交待。二十八宿大阵是黄药师根据天罡北斗阵和四象五行变化而来,若是少了全真教这些人,难以补充不说,威力定然不如今日宏大,对于襄阳城来说,着实算不上好消息。洪七公道:“蒙古大军未退,北伐更是事关重大,你们全真弟子又何必急f着走呢?老叫化我在武林中还算有几分面子,定会让人看顾北地的全真弟子。”论及高手,即便是丐帮,也有些不如全真教,洪七公也想留下沈清辰带来的这一批人。
方志兴淡淡一笑,并不回应,只是向众人说道:“是否起兵。还请诸位尽快决定!”
闻言,众人均知方志兴心意已决。威逼众人答应他的谋划。虽然心中不快,各人却也思考起来。衡量其中利弊。不过大多数人,却是看向了郭靖。作为此次襄阳武林大会推举出的盟主,城中精兵又是郭靖所练,也只有他,才是真正做主之人。
若是一个普通人,面对这么多绝顶高手的注视,定然承受不住。不过作为天下间的绝顶高手之一,又久经战阵,郭靖身上自有一股威严。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仍是面不改色,身形不动,在那里凝神思索。看到这里,众人不禁暗自点头,作为统率,郭靖虽然机变略有不足,统领大军却是极为适当,在场众人。也无一个能胜过他。
过了良久,郭靖沉声说道:“郭某还是那句话,北伐可以,擅命却是不行。我等若是擅自起兵。被朝廷视为叛逆后如何在襄阳立足,北伐后又会有谁跟随?只要郭某在襄阳一日,定不容他人乱来!”言语之间。斩钉截铁,自有一股凛然气度。
闻言。方志兴眉头一皱,说道:“若是临安朝廷执意不肯?郭大侠就要放过此次机会了?”对于郭靖的固执。他早有预料,但听到他如此明显的警告,方志兴仍是心头一沉,如果郭靖真的不肯配合,此次北伐成功的可能可就不大了。襄阳城中精兵都是郭靖所练,换了他人,即使能暂时指挥,却也不能长久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