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黄蓉模样,众人心头一阵沉重。黄药师虽然主要是因为大限到来而死,但也同样是为了挽救襄阳众人。若无他和方志兴一起精心谋划,并且强行使用音波功夫短暂迷住了数十万蒙古大军,只怕众人从襄阳突围时远远不会这么顺利,一众从襄阳出来的人士,都是感念不已。
当日,方志兴、郭破虏、张君宝几人制住郭靖之后,将他带到了撤离的船只之中,并在抵御了后续而来的蒙古骑兵和水师之后,最终安然退去。几人准备充足,不过两三日功夫,便已脱离了汉水地界,进入了长江之中。到了此时,郭靖才终于清醒过来,在方志兴和已经会合过来的郭芙、郭破虏、杨过等人劝说之下,熄了殉死之念。而蒙古大军在攻占襄阳之后,一时无力向前,因此鄂州等地也仍在宋军控制之中。方志兴、郭靖等人商议之后,遣散了一些急着回乡的士兵和江湖人士,便乘舟顺流而下。路上,众人遇到了从西川匆匆赶回的郭襄,会合在一起前往桃花岛。遵照黄药师遗愿,将他和冯衡的棺椁放入用生胶绳索固定的花船中,随风飘荡,最终沉入大海。
斯人已逝,众人却不能就此停留。次日,朱子柳等人打理一番,便要告辞离去。一灯大师已经圆寂,大理国也早已被蒙古人所占,朱子柳思虑之下,决议带领儿孙、弟子回到西域,在祖上所来的昆仑山定居。那里地广人稀,又有昆仑派可以守望相助,想必能让他们立足下来。
“朱师兄,何必要回西域呢?流求虽小,却也足以让诸位安居!”看着朱子柳,方志兴劝说道。朱子柳作为大理之人,和郭靖、黄蓉等人义守襄阳三十年,在江湖中的威望可谓极高,而且他和方志兴私交甚笃,方志兴自然不愿让他离去。毕竟朱子柳如今已经年近九十,一旦到了西域,只怕今生就再无相见之机了。
听到方志兴再次劝说自己留下,朱子柳心中也是有些感触,不过他思虑已久,终究摇了摇头,说道:“师弟的意思我也明白,只是落叶归根,我祖上来自西域,后来在大理定居,如今大理国已灭,也是时候回去了。”当年从何足道那里得知双方的渊源后,他就有到西域一行之意,但因为襄阳战事繁忙,却是一刻也没有闲暇,临到这时,却再也忍不住了。一灯大师和慈恩大师已经圆寂,武三通等几位师兄也都已经离世,此时再不回去,朱子柳当真担心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他年纪已大,实在不愿和方志兴等人出海打拼,只想着落叶归根,传下朱氏一脉。传承下恩师的一阳指。
闻言,方志兴叹息一声。心知朱子柳决心已定。他这些日子和杨过、郭破虏还有从流求出来的军士没少宣扬流求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想要去往流求的人却仍是不多,除了郭靖所练的靖康军等精兵外,江湖人士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些人一是因为家人、朋友都在大陆,不愿避居他乡,便是因为对于大海有着一种隐晦的恐惧,不愿在海上飘荡。毕竟以他们武功,在陆地之上即使陷入重围也有可能脱身,到了茫茫大海之上,却是难以预料了。就连朱子柳这等高手。也是不能免俗。
“朱兄,这些年累你一直留在襄阳,郭某实在惭愧。过些日子我和蓉儿、过儿要去西域为师父和欧阳前辈扫墓,大伙儿一起如何?”心知无法劝回朱子柳,郭靖向朱子柳道。洪七公和欧阳锋在西域过逝,并且葬在了那里,他和黄蓉作为弟子,怎么也要去拜祭一番。而杨过作为欧阳锋唯一的义子,又是他武功传承之人。自然也要前去。是否迁回墓葬,几人也需要好生考量。
闻言,朱子柳思索一番,点头答应下来。他和郭靖、黄蓉相交数十年。对于分别也是有些不舍,能够有这一路作为缓冲,也能冲散一些愁绪。而且有郭靖、黄蓉、杨过支持。他们到了西域也能更好立足。
“从襄阳突围的士卒大多无家可归,可以把他们安排在流求。那些武林人士,又要如何安排呢?”朱子柳不愿多提自己。转而道。此时桃花岛上,除了方志兴、郭靖等人外,还有一路从襄阳而来的各方人士近三千人。这些人中,有从襄阳突围出的有两千多人,还有方志兴纠集的聚合在襄阳周围的江湖人士和郭破虏从流求带来的士兵,他们中除了一些人在汉阳便已离去之外,其余都是随着方志兴、郭靖等人来到桃花岛为黄药师送终。不过昨日之后,这些人也大多起了离去之念,纷纷前来辞行。襄阳已破,大宋也即将亡国,他们这些人即使聚在一起,也难以再起到什么作用了。在这等国家存亡、民族兴衰之时,单凭几千人的力量,实在是太过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