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经常来吗?”这是吴总经理跟董特助心里最大的疑问,虽然听独孤浩炎说过,小天师的收益,百分之九十都要做慈善,可是这是真的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谁会把到手的钱,分出去那么多?
十分里头有三分做慈善,都会被人说上一声“慈善达人”了。
“我虽然不知道张先生是做什么生意的,但是独孤大少我认识,独孤家也是慈善人家,每年都有一笔专项的款子,打进福利院的账户,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是捐赠给福利院做日常使用的,这都多少年了,张先生是最近两年才出现的,而且他说过,年纪小,不知道怎么帮忙,又怕一个不对,帮了倒忙,所以他只管给钱,都是现金,偶尔也走账户,不过现金的时候多,福利院看着捐款挺多的,但是人更多,不说基本的水电费开销,就是一些孩子的学费和生活,就需要一大笔钱。”
“张先生虽然每次都来去匆匆,但是他的确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行的啊!”院长也是个有意思的人:“我们这次救助小明,需要的手术就是心脏修补手术,价格昂贵,用的药更贵,不过这都不是问题了,等他的手术成功了,将来好好的养一养,相信会有人领养他的,那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儿。”
有人丢弃孩子,自然就有人领养孩子。
一个健康的,可爱的小男孩儿,才三五岁,不记事的时候,领养走了,就是自己亲生的一样。
福利院的院长唠唠叨叨的说了很多小天师的事情,独孤浩炎不捐钱,独孤家都是捐赠的东西,大概是因为做百货起家的,他们捐赠的东西就是日用百货,而独孤浩炎捐赠的就是米面粮油。
独孤家的是福利院,其他几个大家族也都分工,有供应养老院的,也有供应孤儿院的,还有南宫家,他们家是伤残军人,和安排一些退伍复原的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等等。
事情很多,很杂,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都在坚持。
这就是富豪几代人才有的坚持。
吴总经理听说了这些之后,沉默了。
一直到离开,订飞机,过夜,上了飞机之后,他看着机窗外悠悠的白云,用家乡话跟董晨道:“我们吴家也作慈善的吧?”
“做的,做的,上次新闻报道,老夫人给养老院捐赠了一百万!还有上上次,夫人捐赠孤儿院十万元现金的事情。”董晨努力的回想,还真想起来不少:“听说去年还有二房的三小姐,在慈善晚会上,拍下了一款钻石项链,花费三十多万元,新闻上都说是吴家名媛……。”
他虽然尽量的用各种词汇美化,但是吴总经理岂能听不出来,他们家赚的多少钱?他心里清楚,可做慈善用出去的,几乎是九牛一毛。
慈善拍卖,二房的三小姐,也是看上了钻石项链,才会花钱买下,当然,可能比平时多花了那么几万块,就被人大吹特吹,又是报纸又是电视新闻的轮番报道。
可张先生他们给福利院的捐款,他从来都没有在新闻上看到过,要是他们吴家捐款,肯定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这就是所谓的慈善吗?
并不是说,一点事情就要宣扬的天下皆知,也不是非得让你默默无闻的做善事,但凡事都要有一个度。
将吴总经理沉默,董晨最后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等飞机落地之后,吴总经理下了飞机,第一句话就是:“从我的账户里,提一百万,悄悄地送去孤儿院,不要让人知道。”
“啊?”董晨愣了一下,老板发烧了吗?竟然学会了做善事不留名?
“去办吧,以后每年都有这么一笔钱,今年就给孤儿院,明年送去养老院,后年再捐给污水治理处……。”吴总经理的打算很长远:“再去购买一批生活用品,捐给贫困山区。”
董晨福至心灵,挠了挠头:“行,我这就去办。”
小天师还不知道吴总经理的变化,他正跟着独孤浩炎,在工地上巡视,高楼大厦平地起,他也算是见识到了这个过程。
“附近的草坪,树木都种好了,今年生根发芽,明年就有可能开花结果,还有不少都是珍稀树种,我们特别种在了那边的植物园里,有专门的人照看。”皇甫高寒指着一片平坦的草坪道:“这里是草坪,用的都是最简单的小青草,没用什么韩国牧草,那都没用,还特别贵,这样的小青草就挺好。”
“这里好像没有水啊?”独孤浩炎看了半天,发现了一个问题:“有山有水才好。”
“平地就是平地,上哪儿弄的山山水水的?”小天师乐了:“这样就好,自然一些,再说了,东北这地方,你指望喷水池子一年四季都喷水?那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