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有归处_作者:秦世溟(351)

2020-10-09 秦世溟 he

“那头牛就是拿去献祭的?”一直不说话的陈巍问,他看了一眼帘外,飞雪正在光晕中落下。

绛曲摇摇头:“牛血牛皮只不过是用来敲门的砖块,江大王不吃,它要的是人牲,人的精气对精怪最有利。”

众人面面相觑,尚璞把眼镜从杜郁手里抢回来,狠狠踩他一脚,转头对绛曲说:“所以古时候造工程,要准备不少死囚奴隶,就是为了防备过阴船?”

“死囚奴隶身上的人气太弱了,所以要成群成群地献祭。”绛曲说,“这些人只能对付一下小山小河的大王,要是遇上黄河、咱们雅鲁藏布江这些大山大河的大王,是买不过去的。”

何峦忽然意识到什么,有所顾虑,最后只得小心隐晦地提问:“我们这次过阴船,鬼船上是谁?”

“鬼船上没人,”尚璞说,“而且逆水行驶,很邪门。”

绛曲打断了尚璞的话,他的面色显得有些凝重。何峦本想把这个话题盖过去,谁知绛曲郑重地望了一眼远山的佛寺,淡然道:“这回舍了一位高僧,才从大王手里买到了路。”

桌上忽然沉默了,绛曲说的高僧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绛曲表示遗憾,对着帘外做哀悼的手势,年轻人们都学着他面向高僧坐化的地方垂首默然。

棚子里就搭了他们一桌火锅,顶上吊着一盏灯,影影绰绰,厚重的毛毡子像是从四面八方压过来。陈巍有点热,把手伸到外面去,看雪花落在手心里,永夜的天空始终刻板又静谧。

杜郁给自己灌了一口酒,耙耙卷曲的头发,问:“那江大王到底是个什么物事?有人见过它吗?”

“有人说江大王是水里的鱼王,人牲一到就上岸把人拖下去吃掉;还有人说江大王是修炼成精的蟒蛇,平时就趴在水底,有人过路就挡,一个浪头把人拍下去,尸体也找不见。”

略微停顿了一下,绛曲红着眼睛喝完最后一口酒,继续说:“不过谁也没见过江大王的真面目,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坚信它的存在。”

“为什么我们不能立刻开挖,而要过一晚才行呢?”

“晚上是江大王进食的时间,这个时候你再去动土,大王不高兴了,地上所有人都得死。”

又是一阵沉默,锅里咕噜噜在响,牦牛肉裹着花椒辣椒,驱寒。大家都没怎么动筷子,绛曲给各自都倒了砖茶,说是川西青藏的特产,何峦默默地看着琥珀色的茶水出神。

一锅吃到夜深,天气越发得寒冷起来,撩开油毡帘子走到外边去,陈巍给自己裹好皮子大衣。尚璞兜着手跳两下脚,熬不住,和杜郁先行告辞。

“你们急着回去吗?”绛曲围上围巾,问何峦和陈巍。

何峦摇头,陈巍呼出一口气,吃完火锅活蹦乱跳的,说他想在外面散散步,消食。绛曲抬起头看了看天空,雪花落在他围巾上,他沿着湖岸的沙石走,闲闲地聊着无关紧要的天。

“为什么跟着科考队来西藏?”绛曲问,微风正从湖上吹过。

“我父亲曾在这里当兵,后来去世了。”何峦平静地叙述,“其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他死得也很古怪,我就想来这边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些有用的东西。”

绛曲闻言叹息:“我很遗憾,不过我能帮你做什么吗?”

陈巍抄着双手看了何峦一眼,何峦踌躇了三秒,说:“我父亲曾有一个铁盒子,背后刻着藏文,应该是从藏地带回去的东西。他把这个铁盒子埋在屋子角落的地底下,做了很好的防护措施,老师,藏地有这种习俗吗?或者说,有什么禁忌规矩之类的?”

绛曲仔细地听他说话,抿唇思考了一阵,站住脚步问何峦:“埋在屋子哪一个角落?东北角还是西北角?”

“东北角。”

“是不是挖了一个坑之后又上了一层木板,涂着松脂,然后把这个盒子埋在木板下面一层?”绛曲说,他看着何峦的眼睛,风穿过他头发,这位学者头上已经长出不少银丝。

何峦惊住,绛曲说的一字不差,但何峦能肯定的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绛曲,也不曾对他说起过家里的事情。陈巍也感觉到不对劲,他绷紧肌肉,手指已经悄悄碰到了藏在大衣下面的匕首。

“是的,老师。”何峦回答,“您说的一点也不差。”

“盒子上面是不是刻着黑白双翼?”

“不是,是雄鹰巨树,时间对不上,按理说应该是黑白双翼的。老师,您怎么会知道这个?”

“都一样。”

绛曲的脸色变了,他眯起眼睛看着远山的倒影,连山上一棵一棵的树木都在水中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像是站在两个对称世界的边缘,伸出一条鱼钩,就能一下钓到三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