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阑的声音越来越严厉急促,她的白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脖子上的皮肤因为衰老而松弛下来。校官不敢再继续杵在长官面前,他行过礼之后戴上帽子很快转下了楼梯。
极光的范围越来越大,整片天空充斥着蓝绿色的光芒。杨奇阑打开灯塔上的电脑,卫星传来影像,极光区已经蔓延至日喀则-拉萨一带,几乎布满整个高原的射电望远镜全都对准了空洞中心。
巨鹰的身影在浮云中穿梭,那些漂浮的云层甚至还没有它的身躯庞大,当它盘旋着上升的时候,天幕中就会映出它的倒影。天空像水,而水亦是倒转的天空,伸出鱼竿,就能一下钓到三条鱼。
地面暂无危险,蛛网的电流声连绵不绝,常常有球形的闪电劈下来,击中某一处荒凉的大地,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监测台的屏幕上数据指标不停地上升,闪现着红色警告标志。
“特战编队联系到了没有?”杨奇阑推开门走进通讯室,里面响着电脑的嗡嗡声,听起来像蜂鸣,“空洞爆炸之后会有坠物现象,他们必须得尽快找到防护掩体,艾比尔点马上就要到了。”
“已收到各编队回复。通讯信号和定位系统受到严重干扰,请求转接独立卫星和独立电子轨道。”
旁边夹着电话的工作人员探出身子,举了举手里的话筒,说:“现在经过我们头顶的卫星只有‘白鹿’七号,前面排着五六个天文站。上边政府尚且没有具体答复,我们级别和权限不够。”
“天文站来插什么脚。”杨奇阑撑着腰在屏幕上环视一圈,卫星正经过头顶,覆盖范围刚好是极光区,“联系时间局局长,打给李重岩本人,一定要他本人接电话。我们得要他开权限。”
通讯员很快拨通了一个号码,听了很久的话筒,转身给杨奇阑带去一个不幸的消息:“打不通,没人接。”
杨奇阑痛骂了一句,烦躁地揉揉眉心,撑着后腰抬头看屏幕上闪动的数字。通讯员放下电话后询问:“要不要派出直升机前往编队驻点?”
“不用。”杨奇阑很快地拒绝,她在屋子中徘徊了两圈,“飞行器会被那只该死的老鹰盯上,那只傻鸟不允许其他东西在它的领空里飞行。”
外面忽然传来飞机的轰鸣,杨奇阑披上外套走出去,几架战机刚好落地。后面还有一个“热气球”号两栖运载飞行器它长得就像一个金属热气球。
他们是从喜马拉雅边防部队中过来的,“热气球”号上搭载的就是封存在分子压缩器中的蛛网原材料,如果顶上的蛛网塌掉了,就能立刻补上。
飞行中队的队长从飞机上下来,杨奇阑拉紧外套走过去,与之握手,队长挎着头盔边走边说:“巨鹰又出现了?上回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十三年前的事了,我们第一次见它。”
“应该是运载母舰的灯光吸引了它,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它看起来很狂躁。”杨奇阑走进办公室,“我不知道空洞会发多久的疯,极光如果不快点散掉,那东西就得一直在我们头顶打转。”
“如果我们不攻击它,它对我们来说就算是无攻击性的,中将,请放松。”队长把头盔放在桌上,他身上还穿着灰黑色的飞行服,“您经历过的,没有人比您对巨鹰更加了解。”
“当然,我明白,袁队长,在这个基地里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它。但我的士兵,我的特战编队还分散在山谷中,里面有一部分还是时间局的人,我得警惕一点。”
“怎么会有时间局?你们在执行什么任务?时间局从来只做任务不管闲事,难道这里有什么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吗?”
杨奇阑抱着手臂在办公室中徘徊,她脚下踏着皮靴:“机密任务,我不能告诉你。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我们的面临的问题是空洞膨胀和一只可怕的巨鹰。”
队长出门去看了眼天空,基地中的空地上,飞行员们聚集在“热气球”号下方,正在用分子压缩器组建蛛网。杨奇阑看到藏在“热气球”号里的分子压缩器,抱着手臂问了一句:“你们来的时候没有被巨鹰攻击吗?那鸟警惕得很,又好斗。”
“没有。”队长莫名其妙地看了杨奇阑一眼,摊了摊手,“我们没有遭到任何攻击,一路上都很顺利。怎么了吗?长官。”
杨奇阑盯着队长的眼睛,好一会儿才别开去,轻飘飘地摆摆手:“没事,路上顺利就好。我只是觉得,你们应该警醒一点,袁队长,你们该警醒一点。尤其是这种不太平的时候。”
“边境确实不太平,喜马拉雅山南边的人总是不安分。天上的空洞出了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膨胀收缩个不停。已经有岛屿被空洞里面砸下来的东西给砸沉没了,难民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混乱,动荡的地方越来越动荡,和平的地方同样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