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是由人修行而来的,无有约束,自由自在。
这也是为何三教弟子不愿上那封神榜,宁愿在下界逍遥,也不愿上天为官的主要原因。
秦墨要做的就是重新解构神道,破除修士的固有认知。
其一,
仙固然比神少了约束,但自由是相对的,并非一个绝对概念。
比如刚刚结束的封神之劫,一旦量劫到来,管你是什么仙,只要身处量劫之中,那都有陨落的可能。
连命都没了,还谈什么自由、逍遥?
不像神,
既有玉符金册这一道保险,还可享受人间香火,永续存在,不沾因果。
其二,神与神位并不等同。
像陆雪琪、韩非、精卫等人,虽然在天庭为官,获得神位,但本质还是仙人,只需把天庭看作是一另类的教派、宗门便可。
广成子、金灵圣母等三教弟子,看似逍遥,难道不需要听从圣人之命?
本质都是一样的。
所谓的仙人自由自在,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地仙之祖镇元子更是从来都没有获得圣人、天庭的认可,只是小圈子的自嗨罢了。
量劫到来,
又何来逍遥一说?
甚至于说,镇元子看似最逍遥,既不受天庭管,又不受圣人约束,无拘无束,于天地同寿,可等到无量量劫到来,却也成了首选的牺牲品。
因为没有靠山啊……
这都是有教训在前的,凶悍如龙、凤、麒麟三族,强悍如巫妖二族,哪一个落得好下场,所谓的风光也都是暂时的。
其三,凡人难成仙,却易成神。
为了加强对人族、世俗的渗透,秦墨决意扩大封神范围,在人间,忠勇的文臣武将死后可以封神,贞洁烈女可以死后封神,孝子贤孙可以死后封神。
甚至是做好事者,有大名望者,积得福报者,死后都能封神。
等于是抢了佛教的饭碗。
因着新的神道理论中,本就糅合了孔丘的儒家思想,庄周的道家思想,等于是将人教、阐教的饭碗也一并抢了去。
野心不可谓不大。
凡人成神,可被敕封为山神、土地、城隍、灶神、水神、河伯、门神等等世俗之神,从而更进一步地加强天庭对人世间的掌控、渗透。
终极目的,
便是人间只信奉神道,而无有三教也!
“趁着周朝初生,你二人便下界去吧,以此传播神道理论。”秦墨说。
“弟子遵命!”
庄周、孔丘神情了然,这才知晓,为何师尊至今都没有给他们两人在天庭安排官职,原来是早有计较,不觉骇然。完成封神之后的落子,秦墨开始进入半隐退状态,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定海神珠化作二十四诸天,融入到九天玄刹塔之中。
如此,
宝塔就能从九层一举进阶为三十三层,更有望进阶为极品先天灵宝。
也只有如此,
才能支撑起秦墨的野心,完成天庭对三教的逆袭。
…………
时光如流水,匆匆而逝。
就在秦墨闭关期间,傲来国花果山的石猴出世了,先是找到水帘洞洞天,在花果山称王称霸,跟着外出学艺,被菩提祖师收下。
从一开始,
这便是佛道跟妖族的一次合作,或者说是西方二圣跟女娲的一次合作。
在三清无法出手的情况下,无论是西方二圣,还是女娲,都不再甘心屈居于三清之下,都在极力向鸿蒙天施展影响力。
互相走到一起,也就不意外了。
所谓的西天取经,本质就是佛教跟妖族联合出演的一出戏,妖族出面扮做恶人,危害一方,再由取经队伍“除掉恶人”,以此达到传播佛法的目的。
天庭则在其中扮演一个和稀泥的角色。
孙悟空学艺归来,先是大闹东海,夺去金箍棒等法宝,跟着又硬闯阴曹地府,找阎王勾去花果山猴子的生死簿。
龙王、阎王纷纷赶到天庭告状。
秦墨一点都不惯着,并未动什么招揽之心,直接招来勾陈大帝孔宣,道:“劳烦你下界一趟,将那泼猴抓拿上天,接受应有的惩罚。”
孙悟空天生地长,一出世就有真仙修为,拜师菩提之后修为暴涨,接连渡过两次衰劫,如今已然是二衰天仙。
倒也跟孙武、李靖等人修为相当。
奈何孙悟空获得如意金箍棒,又在菩提那学到不少厉害神通,孙武、李靖未必就是这猴头的对手。
只能请孔宣出马了。
“陛下放心!”
自打加入天庭,孔宣正愁没有出手的机会呢,欣然应下,带着一队天兵天将,直扑花果山而去。
此时的花果山,正是最热闹的时候。美猴王先是大闹东海,得了趁手的兵器,又勾销了生死簿,逍遥快活,连同结拜的几位兄弟,什么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狝猴王等,每日里聚会纵饮,好不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