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何等庞大的大军!
“杀!”
秦墨一骑当先,冲下山坡。
“杀!”典韦狞笑。
漫天晚霞映衬下,书写“秦”字的黑色军旗,如幽灵一般出现在制高点,后撤中的董卓大军惊的目瞪口呆。
“怎么会这么快?”董卓喃喃自语。
仿佛神兵天降,马蹄轰隆,风声呼啸,威势凛凛,幽云铁骑如雪崩似的从山坡俯冲而下,五千把闪亮的马刀仿佛一道闪电,一阵旋风。
猛然突进了行进中的董卓军步兵队伍。
千万只马蹄正踹踢而下,无数雪亮的马刀正闪烁着白光,令人闻风丧胆,成千上万人在喊“杀”。
被这种威势所摄,撤退中的董卓大军爆发出一阵鼓噪。
“救命啊~~~”
骑兵的冲击就如暴风掠过大地,在接触的瞬间,如狂风吹倒弱草。
董卓军尸横遍野。
秦墨一手打造的幽云铁骑,终于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经此一战,必将名动天下。
董卓大军因为是在撤退途中,排的是一字长蛇阵,面对突然而来的侧翼打击,他们无法及时调整部队,做出反应。
如果这时的董卓足够清醒的话,他会发现,追来的只是五千骑兵。
而董卓中军足有十万之数。
董卓只需要采取一次最坚强的反击,就可以将幽云铁骑打退,甚至包围、全歼,反败为胜。
但董卓被呼啸而过的骑兵吓昏了头,无知的恐惧夸大了敌人的实力。
董卓认定,自己已经被诸侯联军的主力咬上了。
一想到被诸侯围困的场景,再想到他在洛阳的所作所为,董卓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根本不敢往下细想。
袁绍他们会把他剥皮抽筋的。
由于急于撤回潼关,回到他的地盘,董卓下令受到攻击的部队自行应战,其余部队只需急行猛进,将追击部队甩掉。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各部可以抛下裹挟的百姓。“追上去,干掉他们!”秦墨下令。
自担任辽东节度使以来,秦墨已经很少冲杀在前。
这次因着事大,兼且赵云、典韦二将又没什么经验,故而亲自率部追击。一旦出击,秦墨的位置必定十分靠前。
冷兵器时代,指挥官必须亲临前线,才能及时把握战情变化。
也才能随机应变。
这次也是如此,秦墨原本只是想利用骑兵优势,对撤退中的董卓大军实施一次突袭,延缓董卓大军的行进速度。
根本就没奢望,能一战就击溃二十万董卓大军。
为了抢回汉献帝,秦墨甚至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大不了以司州为据点,总有攻破潼关,讨伐董卓的那一天。
不想,董卓的应对竟然如此失措。
董卓命令一下,各部之间立马就断了联系,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系统,眼看到友军被攻击,也不见周围部队赶来救援。
秦墨立即意识到,敌军现在很混乱,有机可乘!
他当即改变了原来打了就跑的计划,下令放弃已经冲乱的敌军方阵,转而追击那些正在快速撤离的、成建制的后卫部队。
骑兵们呼啸着追赶上前,激扬的马蹄扬起了漫天尘土,滚滚而起,犹如官道上突出刮起了一阵旋风。
闪亮的马刀在晚霞映衬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
秦墨的战术非常简单,他集中了全部的骑兵,专门冲杀敌人那些成建制、有组织的部队,用马蹄将他们踩的四分五裂。
董卓军被杀的溃不成军。
权贵乘坐的马车,运粮的辎重车,运输财宝的板车,翻倒在路边,粮食、金钱散落一地,无人拾取。
无人看管的百姓,茫然地被挤到路边,不知所措。
随处都能听到权贵的咒骂声,小孩的哭闹声,女人的嘶吼声,老人的哀叹声,以及伤员的撕心裂肺,战马的呻吟......
一切都乱了套。
秦墨不理会溃兵,进军快如流矢。
他紧紧咬住撤退中的董卓军,一截又一截,一队又一队地咬掉。如果敌人抵抗坚决,他则立即撤退,转而寻找下一个突破口。
他的攻击不恋战,不逗留,势如狂飙,一击即过。
对大群的溃散士兵,秦墨则压迫他们不断地向前撤,同时冲乱了敌人其他部队,各自为战的董卓大军被一个接一个的打散。
面对幽云铁骑神出鬼没的攻击,十万失去指挥的董卓大军手足无措,他们只得到了一个命令:“向西走,毫不停留。”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先是裹挟的百姓被遗弃,跟着是粮草辎重,然后是洗劫而来的金银财宝。
最后,就连达官显贵都被无情地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