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佬成学霸_作者:滑溜的鱼儿(168)

2020-11-06 滑溜的鱼儿

张婶霸气十足的摆了摆手:“不会少你们电力公司的钱,你们把活干好就行。”

“行行行,那你在这签个字。”

张婶签了字,一行工人收拾好工具下山。

林仙月见到师傅去了禅房,也跟着她走了进去。

她坐在师傅身边,轻声说:“师傅,我妈妈给你添麻烦了。你要是不喜欢,我叫她拆掉这些东西吧。”

静娴师太摇摇头,微笑道:“其实我很羡慕她,她是一个幸福的人。”

只有生活在幸福中的人,才能在不惑之年还能性格如此随性不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事情没有想过后果。

一个女人,出嫁前有父母百般疼爱照顾,出嫁后有丈夫千依百顺体贴入微,生子后有儿子孝顺尊敬不忤逆。

如此养尊居优,活的像个公主女王,这应该就是蒋风兰人生的真实写照了。

蒋风兰的人生,和静娴师太简直是两个极端。

她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遗失了自己的女儿,让她一辈子都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

真正为生活奔波劳累的人,反倒没有那么多感情和心思沉浸在悲痛之中。

现在找到了女儿,蒋风兰又变回了年轻时肆无忌惮的性子,一心一意的要改善女儿生活环境,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别人造成不方便。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静娴师太低声念诵弘忍大师的偈语,表明自己心中有佛,并不在意外物的改变。

林仙月从后面抱住静娴师太,头枕在她的肩上:“师傅,我会让你和妈妈一样幸福。”

或许前半生做不到和蒋风兰一样幸福,但后半生一定可以。

作者有话要说:时间来不及了,今天不改错字了,先发吧。见到错别字,小天使们可以帮忙捉虫哦。三天后, 小流云寺通电。

电灯的光第一次在这座破败偏僻的寺庙里亮起,明亮的仿佛白昼。

张婶学聪明了,她上次下山的时候, 特意留了县里最大的百货商场订货电话。需要什么东西, 都是直接打电话给对方, 让对方派人送过来。

省的蒋风兰想起什么,又让她下山去买, 她这两条腿, 这几天都粗了一圈。

居住的僧房里都装了空调, 也不管住没住人。

静娴师太将寺院打理的很好, 每间空房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天气晴朗的时候,她会搬梯子自己上房修补露水的屋顶。

电视还是看不成,没有机顶盒,网络还牵不到山里来。

对蒋风兰来说, 这根本不是问题,有问题就找张婶, 她总会有办法解决。

张婶也不负她的期待, 打了电话去县里,第二天就有几个工人扛着一个卫星锅上了山, 找了一个位置绝佳的地方安装。

寺里的电视不再是一件摆设, 蒋风兰拉着静娴师太,两人一有空就待在电视面前,各个年度苦情戏轮番上演。

林仙月:“……”

嗯,两位妈妈高兴就好。

这两天下雨, 寺庙里四处漏雨,半夜里四个人谁也睡不着,各个屋子四处“救灾”。

静娴师太和林仙月早就习惯了, 两人从容不迫的找出锅碗瓢盆,放置在各个漏水点。水接满了之后,又换上空的容器。

蒋风兰和张婶也没闲着,把刚买的水桶脸盆全都用上了,这才勉强接住了寺里所有的漏水屋顶。

山里雨大,漏水点又多,四人都没法睡觉。得一直盯着接水的容器,满了就要换上新的,把接满水的容器拿出去倒掉。

一晚上下来,除了林仙月,三位上了年纪的女人都疲惫不堪。

林仙月没让张婶去厨房做早餐,自己去厨房熬了粥,炒了两个菜,又煮了一锅姜汤,让三人喝了姜汤祛除体内的寒气。

蒋风兰一边喝粥,一边锤着自己的腰,笑道:“有句老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我这算是亲身经历了。”

张婶叹道:“蒋姐你是好命,没遇到。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每到下雨天,全家人都会出动,屋子里到处接水。有些地方没法放盆和桶,为了不打湿东西,只能手端着盆子接水。”

“又一次我举着盆好几个小时,雨停的时候,我胳膊都放不下来了。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那时候我最大的心愿,不是有糖吃,而是永远别下雨。”

静娴师太似乎想起了年轻时的事,淡淡笑道:“谁说不是呢?我当知青那些年,住的地方比寺里更破,那是村里空出来的牛棚。屋顶都不是瓦片,而是搭的稻草。”

“一下雨啊,整个屋子就没法待。天气又冷,我们三个女孩儿就举着伞拥在一起,盼望着天快亮吧,雨快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