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程点了点头,将怀中人楼得更紧了。
往后的时间,与张步清也算是一见如故了,有空便约著聊聊书法古籍。
就连张步清自己也感到奇怪,分明两人年龄差别这样大,聊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生分有隔阂,甚至很多肃景墨所得话比他这看尽世事的人更深远,让张步清有种与长辈谈话的错觉。
一来二去,张步清回京的日子也就到了,那日肃景墨去送了。
“我那个文学研究所是附属于国家文学艺术联合会的,研究所很珍惜你这种人才,你真的不愿过去吗?”
肃景墨摇了摇头。
“是因為女朋友吗?”
把行李递给张步清,肃景墨想了想才回道:“爱人。”
“你这麼年轻有才干,你的前途……”
“这世上只有一个他。”
肃景墨说到这份上了,张步清也不好再劝说,只能轻嘆一声。
肃景墨笑著点头:“快走吧,时间差不多了。”
望著头发花白的老友转身走远,白驹过隙,也不知这一别往后还会不会再见,肃景墨心间一动便开口喊道:“张敬!”
老人应声回头。
“人生短暂,这世你当好好享受年华才是。”
“那是肯定的。”
“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张步清望著说完这句便转身离开的肃景墨,恍惚间他似乎看到那青年身著锦衣华服,头戴冕旒冠的模样。
待回神时,那青年早就消失在人群中。
刚才,他似乎喊的是张敬?
只这麼一想,面上早已老泪纵横。
第144章 番外三 昙花
当今皇上亲巡淮南,作為储君太子的肃景墨太子妃林清自然是要陪同的,随行的还有昱王肃景砚。
小暑时节楚州不同于中都城干爽,常日阴雨绵绵,夜里冷风起太子妃惹了风寒,几日也不见好。
“大夫说太子妃思乡忧愁,这风寒才始终不见好。”
悠闲地品了口浙南上供的明前龙井,肃景墨笑道:“只怕思乡是假,相思才是真了。”
此次巡游肃景砚也来了,成婚这一年多两人愣是未曾见一面,此刻心心念念的人就在跟前却月余未曾说过一句话,怎能不害相思?更何况,再几日便要返都了,林清想见肃景砚便更难,她怎会不愁?
放下茶盏肃景墨眉眼弯弯,“诚和。”
“在!”
“这楚州可有甚麼赏风月的好去处?”
“恩……这……属下听说凤来楼的楚青衣楚姑娘长得绝美……”
闻言,肃景墨少有的愣了,片刻后才朗声大笑道:“孤说的是清净之处,赏花月,并非那等‘风月’。”
“属下该死!”
“罢了。”肃景墨望了望跪在跟前的侍卫,摇了摇头,他平日确实放纵了些,常来往于那些烟花之地,也不怪这侍卫误解。
见主上没有怪罪,诚和松了一口气才说道:“那昙华寺虽是佛寺,却是个安静的好去处。”
“昙华寺?”
“是的,属下家住浙北虽不是楚州人,但昙华寺的名字还是听过的,这寺庙所在仓丰山曾经种满了昙花,据说百年前种花之地显现佛光,楚州人就捐银子建了昙华寺,以满寺的昙花得名。”
“那便去看看。”
“是!那太子妃那边……”
“让她在院中好生休养。若是皇上问起,便说我身体欠佳最近几日就不一同巡游了。”肃景墨站起身往屋外走去,“备马!”
只带一个识得路的侍卫,肃景墨骑了马便往昙华寺去了。
昙华寺虽在楚州城近郊,但肃景墨啟程晚,等行至那处日头早已偏了西,也幸得今日见了日头路上不算泥泞,策马疾驰,这才在夜前赶到。
昙华寺在仓丰山最高处,寺庙不算大,隐隐于苍翠的树木中,但前往进香听禪的人却不少,日已近黄昏,香客们都趁著天还亮时下山,此刻寺中人才少了些。香烟飘荡,一派幽静肃穆之气,松柏森森。
进大殿上了香拜了佛祖,肃景墨捐了不少香油钱,双手合十,向一旁小沙弥说道:“小师傅,我主仆二人途径此地,想在寺中借宿一宿不知可否?”
小沙弥见跟前男子面貌俊朗不凡,穿著更是华贵,便回道:“若施主没有去处,寺庙后院还有几间供香客礼佛歇息的厢房,只是寺庙厢房简陋,茶饭粗鄙,不知施主能否习惯。”
“能借宿已是幸事,怎会介意。”
“那小僧并去稟报住持,施主稍候片刻。”
“有劳小师傅了。”
昙华寺前厅不大,后院却宽阔不少,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随处可见被照料得很好的昙花。
穿过回廊过了中庭才行至厢房,小沙弥安排好住处送来斋饭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