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殉人规模,比曾经的秦公大墓还多得多,定是一个帝王才能拥有的!
就是不知道这是哪一位帝王墓了!
考古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高楼建设那样快速堆砌。
十二年,城市的发展翻天覆地,高楼拔地而起,曾经的宁化村已经变成重大考古地点,当地的村民,也早在五年前搬迁到另一处。
覃程自打研一时就跟着导师李国贤来到这里,如今他已是研究生三年级了,算起来也在这个村子也呆了两年。
当初他来到这个宁化村时,这儿的正开始对主墓葬进行发掘,而经过了两年,对主墓的发掘才进行了五分之一而已。
陪葬的器物太多,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他们不能粗心。
只是,对他们考古工作者来说,这样的器物见得太多,如今唯一让他们感兴趣已经不是这些金器、铜鼎,而是墓主人的身份……
是的,那么多年过去,他们仍未找到关于墓主人的信息,近14年的发掘,一次次的猜测、一次次的否定。
墓主人是谁?这个谜团不仅没有解开,反而因为最近这一年的发掘,而愈加扑朔迷离……
而这样勾动人心的考古工作,却因为上周五发生的那件事,停止了。
覃程的同门师兄,前年毕业的江波死了,死因不明……
第二章
江波死了,死在他挖的直达主墓室的探沟里。
发现江波尸体的,是与他同住一屋的林宏星和邻屋的覃程。
林宏星如同往常一样早起,对床的床铺也同平日一般整整齐齐,显然这夜江波没有回来。
林宏星倒也不奇怪,因为他早就知道,江波这段时间一直背着李国贤,在夜里去挖直达宁化村一号大墓主墓室的通道。
是的,偷偷的,因为这不被李国贤允许。
李国贤是他们这一田野考古团队的总负责人,也是一个对待古文物、古墓葬特别严谨的人,当初还未对主墓进行发掘时,他们就先探明了这个陵墓的墓葬方式。不同于先秦时期覆土为陵的帝王陵寝,宁化村一号大墓以山为陵,因山而葬,以几乎掏空琼山的方式建了陵墓。因此从外观山看,它就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山岭。
因山而葬,一号大墓所在的琼山,比当初发现近千人陪葬坑的得金山,还大了两倍有余。
尔后勘探幸运的发现,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估计内城总面积140万平方米。宛如一个浩大的皇城,只是那些城门几乎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一点点痕迹。
不过在考古发掘中,最为重要的是,去年年底,考古队发现这浩大的陵墓居然留了墓门!
当时已经发现了陵墓的墓道口所在位置,基于对古陵墓的保护,从墓门进入墓室,更能保证陵墓的完整,所以李国贤领导队里开会商议,不采取大揭顶从墓顶进入墓室。
从墓门进入墓室倒是能更好保护陵墓,但所花的时间却也相应多了些,预算花费也更多了。
一号大墓的的墓道均被长五米、宽和高均为一米的巨大塞石,给严实的的堵住,取出每一块塞石成为一大难题,也耗费了不少时间。
一步步的深入,一步步的发现太多珍贵的文物,几乎没有被盗掘过的陵墓里藏了太多珍宝。
可这些珍宝却没有一个能够表明墓主人身份。
这成了最大的难题。
考古队的资金也不够了。
研究不出陵墓的主人,这个陵墓的存在就几乎不能公布于世。其实不是上面的人不想公开,而是李国贤不同意。
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也同时有着他的坚持,他提出,这样大型足以震撼全国的陵墓,在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之前公布,定会引来太多前往参观的群众,这不仅会给考古工作造成干扰,或许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引来一些偷盗者。
说直白些,这个决定没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遍地都是古物的西安,一个十几年来没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的陵墓,自然慢慢少了一些必要资金。
少了资金发掘工作更为艰难,而江波早就向李国贤提出了,打通直达主墓室探沟意见。
“到了主墓室,肯定能知道墓主人的身份!资金到位,该公布就公布,这样我们的工作也能得到重视,不用像现在这样举步维艰!”
不同意的李国贤训斥了江波,这也促使本就急迫的江波,下了决心偷挖通道。
江波的行动,林宏星是无意间发现的,不过他也并没有告诉李国贤就是了。江波当时提出的意见,他是同意的,林宏星觉得李国贤虽是专家,但是在某些方面固执过了头,这样规规矩矩的研发方式,没有多少资金辅助,研究不能跟进,生活也困难很多,林宏星不怎么愿意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