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现代有没有?
万一,真的有呢……
青城山,龙虎山,武当山,这些道教名山的名字,都映入了叶知秋的眼帘,最终他决定先去武当山看看。至于青城山和龙虎山,等到日后再说。
武当山与叶知秋所在的学校相距较远,但叶知秋既然已经决定去武当山,再远的距离,也是挡不住他的。
一架飞机起航,不到五个小时,叶知秋便来到了武当山下,现代交通的快速显现无疑。
“武当山。”
叶知秋站在武当山下,打量着这座历史上极为有名的山,看着这里很是美丽的青山绿水,颇有些做梦的感觉。
这真的是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先前不久他还在远在华夏西北之地的食堂里喝粥,现在已经到了道家圣地武当山!空间转化之迅速,令人有如在梦里。
当然,他并没有做梦。
花出去的钱和他的目的,都告诉他没有做梦。
叶知秋打量了片刻这里的风景,便开始上山。
如今的时节并非是旅游旺季,不过像武当山这样道家圣地的地方,游览的旅客依旧很多。
在一些极为清净的地方,叶知秋还可以看到一些修行的道人。
叶知秋如今就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一位道人的修行。
这位道人大概四五十来岁的样子,一袭白衣,手中舞着一把剑。道人舞剑的动作极为行云流水,能够挽起漂亮的剑花来。
在他身旁不远处,有很多人驻足观看,对道人舞剑这样的场景很是感兴趣。
当然,他们更大的兴趣是拍照录像,然后发朋友圈,告诉自己来过。
拍完了,就走了。毕竟武当山上修行的道人很多,他们接下来还要去看其他的道人。
叶知秋并没有离开,他虽然看不出这位道人究竟在练什么,但他觉得这位道人是真有些本领。
“嗯,年轻人,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
道人舞了三刻钟的功夫,来往此地的人来了又去了几十茬,只有叶知秋依旧在此地。
那位道人收了手中剑,看了叶知秋一眼,面露几分奇光,随即开口问道。
“因为我觉得道长有本事。”
叶知秋说道。
道人听了叶知秋的回答,面露一丝笑色。
这么个一点武都没学过的,怎么看出来他有本事?
“你是想学些什么?”
道人再一次开口。
“武当山是道家圣地,这里能够修行的人应当不是少数,我来这里,是想看有没有机会见到几位高人,拜拜师,学学艺。”
叶知秋的回答让道人点了点头。
过往的岁月里,他见过很多想在武当山拜师学艺的人。
“我们武当,的确有教人武艺的地方,最为有名的当然是太极。”
道人介绍道。
“道长能否演示一二,我对于华夏道家的功夫,早就很佩服了。”
叶知秋开口道,提出了这么一个请求。
“可。”
道人的回答很是简练,他将长剑放在一旁,摆了个太极的起手式。
“太极的流传很广,有的学校的学生修太极拳,广场上的大叔大妈也练太极拳,不过他们的太极拳,可以养生,却不是根本的太极。”
道人站定场中,颇有一种高人风范。
“修行太极,首在桩功。”
道人示意,摆了一个姿势,与叶知秋见过的并不一样。
“太极的起势,抱元守一,心守一处,气沉丹田,开太极,配合着呼吸,百会穴上顶,下楼微收舌顶上腭,呼吸自然下沉,屈膝其根在脚,发于腿立于腰,形于手指,抱元守一,这也是太极无极桩,也叫混元桩。整个身体四沉八方,气以鼓荡,神以内敛。”
“……”
果然是高手!
叶知秋表示虽然这些字都认识,但加在一起他便似乎听不懂了。
学太极似乎得先掌握一些概念!
“桩功站好了,才是太极第一式:掤。整个身体处于一种混元状态,太极未动之前是一种无极状态,无极是太极未分之时……”
道人继续开讲,叶知秋微微有些懵逼。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他是听过的,但也仅此而已。如何运用在修行上,他的确不清楚。
“有阴阳就有了虚实,有了缓急,有快慢有刚柔。劲发于脚,立于腰,最后到达我们整个身体。”
“太极第二式:捋。这在太极拳里运用也是最多,处处体现阴阳。有一只手朝上,一只手朝下的捋,也有一只手朝外一只手朝内,遇后先前,画一个小圈往外推,一个手扣手腕,一个手扶肘,重心自然松沉,到后脚转腰,松脚尖,后脚跟着地,中正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