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走出,只见门外立着个人,那人身着一身蓝灰色战甲,脸覆一张金面,背后则是扬着一血色披风,双目冷酷平静,一身妖气横溢。
此人身后还立着九人,男女皆有,正是他麾下九大杀手,这是寿王当年册封太子后的贴身侍卫,皆乃军中高手,其中那脸带金面的人更是骁勇悍将,名为妖帅,所练为“天妖屠神法”,功力极为不俗,官拜都尉。
“好,走吧!”
淡淡应了一声,一行人便朝着雍和殿而去。
一路上,只见文武百官列队进入皇城,参加继位大典。
城外百姓纷纷围观不去。
午时将近。
所有人便见一伟岸男子着紫服踏步而来。
众多文臣武将拱卫中,寿王拾阶而上,直至顶峰,便已到了雍和宫前。
他回身一转,未去看身旁的大祭司,一袭紫袍迎风飞扬,眸子宛若刀锋划过,继而双目一睁,沉声道:“大商文臣武将何在?孤王的臣子何在?”
声音宛若天威动荡,灌入众人耳中。
话音一落。
赫见数百官将,满朝文武,纷纷跪拜。
“为臣比干,参见大王!”
“为臣商容,参见大王!”
“为臣黄飞虎,参见大王!”
……
“万岁、万岁、万万岁、”
……
呼声震天。
未等呼声散去。
众人便见,远处大商朝王陵中,忽见无穷帝气涌来,初时分为二十八道,而后聚为一起,浩瀚凛然,浓郁若一条长河悬空,紫气浩荡,至尊至威,贵不可言。
那紫气长河冲击而来,一头便扎进了寿王的体内。
“众爱卿,平身!”
声传朝歌。夜深。
“诸位爱卿满饮此杯!”
未央宫中,仍是摆放着许多酒案,笙歌犹在,一片歌舞升平之相。
却是帝辛登基继位,照例要犒赏天下,大宴群臣及其家眷。
“如今大王继承帝位,我大商必能开创千古未有之盛世,传至千秋万代,天下归伏。”
“不错,大王之雄资堪称旷古未有,实在是我大商之福啊!”
“帝气显化,大王必为千古圣君,天下传颂!”
……
群臣百官,尽是对着上位所坐之人不断敬酒称赞,简直是从未断过。
“够了!”
似听的有些心烦,只见帝辛眉头一蹙,立时便如天崩,整个未央宫都似颤了三颤,他如今帝位已得,与大商国运连为一体,更得二十八位先帝帝气灌体,一身气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短短数日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众臣眼中,他如今整个人浑身上下隐隐盘踞着一股浓郁紫气,一双黑瞳更是浮出淡淡紫意,远观好似嵌着两颗紫翡,只简单的往那一坐,便似与整个大商合为一体,如那撑天的天柱般,难以撼动,仅是观之都让人心生颤栗。
便如现在,他若生恼,众人只觉得是头上青天在震颤。
本是歌舞升平之相,陡生此变,宫中气氛瞬间凝固,那些歌姬舞姬更是被吓得差点瘫倒在地,胆子小的,手中酒杯都被吓得砰然捏碎,汗流浃背,差点没跪下来。
好在帝辛语气忽又转柔,淡淡道:
“今日只管痛饮,奉承之语勿要再提!”
众人这才长处一口气,一时间只觉得身子骨一阵发软,不住哆嗦着擦着冷汗,无人敢再开口了,直到帝辛举杯而起,一个个才如蒙大赦。
“为臣敬大王!”
几番推杯换盏,忽见一张酒案旁站起一人。
“苏护此次尚为大王准备了一件贺礼,还请大王收下!”
“苏爱卿有心了,何物啊?”
帝辛端座帝椅之上,岿然不动,听到来人姓名他眼皮一抬,径直望了过去,却是个貌过四旬的华服中年男人,面容威凛,仪态不俗,正是冀州侯苏护。
“抬上来!”
见商帝应允,苏护便朝着殿外侍卫呼喝了一声。
屏退了场中的歌姬,遂见六个勇武侍卫抬进来一副不同寻常之物,脚下步伐慢移,落地尽是沉闷声响,显然分量不轻,因为那居然是一尊石架,而重点是石架上横放的东西。
一柄刀,一柄五尺有余的骇人长柄阔口大刀,通体墨色,森黑无比。
石架一放,顿时地面颤动。
“苏护久闻大王天生神武,勇力惊人,却独无兵器,恰巧为臣曾偶得一块域外陨铁,后又辅以天下精金,召集能工巧匠十余人,耗时三年之久,方才铸造这口利器,如今,特来进贡给大王。”
他这一说,座下便有人开口讥道:“耗时三年?冀州侯不觉得有些太过夸大其词了吗?”
说话的却是尤浑,官拜皇城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