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道难存,天地虽大,然栖身之地却少,我走我的道,你过你的桥,咱们本可井水不犯河水,莫非你当真要和姥姥我过不去?不要以为杀了些不入流的小妖便能和我放肆,撕破脸对咱们谁都没有好处!”
火光中,一张巨大的面孔阴影浮现在了窗户上,这声音更是古怪,前半句还是粗犷男声,可后半句就变成了阴柔女子,几番变化交替,听的人不寒而栗。
“我敬你是客人,何况,你取人情欲之念修炼,可不是什么正道手段,你我何不相安无事,有了好处,姥姥我分你一些,岂不两全其美。”
“滚!”
姬神秀轻轻吐出一字,只见背后发丝倏而齐齐浮起,一股浩瀚刀意霎时激荡开来。
屋外藤蔓树枝立如触电,似潮水退去。
“好,咱们走着瞧!”
屋外风雨依旧。
看着破空飞离而去的女鬼,姬神秀缓缓收回了视线。“金丹老妖?修了千年才为金丹,看来此间还真是有些奇怪啊。”
挥手抹去了地上的字迹,他眼睛一抬。
“还真是热闹。”
……
“兰若寺!”
古刹外的小路上,两个和尚一老一小立在石碑前。
“都怪那个圆圆的妖怪,把草庐挤塌了,害得咱们顶风冒雨,还饿肚子,师傅你不是说要降妖除魔么?怎得不降了它?”
小和尚头上撑着把满是破洞的纸伞,絮絮叨叨,不住嘀咕着。
“那是因为它身上气息纯净,不像那些噬人精血的妖物,污秽不堪,十方,需知人不可貌相,妖亦不可随意判定。”不想老和尚忽然开口了,这口中声音如具魔力,竟是激荡的雨幕生起层层涟漪,神异非常。
小和尚惊喜非常。“师傅,你闭口禅成了?”
老和尚打量着四周。“没有,是你太吵了,为师忍不住要说你!”
“此地乌烟瘴气,看着树木更是奇形怪状,显然有妖魔藏匿,我们今天就在这里过夜吧。”
小和尚面容一苦。
“啊!”木门推开。
大眼瞪小眼。
只见那十方小和尚正定定的看着屋里坐着的主仆二人。
说什么来什么。
“施主,我们又相见了。”
老和尚手提锡杖,慈悲一笑。
姬神秀似对和尚开口有些奇怪,但还是点点头,对于那些开口闭口降妖除魔的修行中人他也见过不少,杀了不少,好在这和尚还算顺眼,分明是修佛修出了自己的东西。
“是啊,又遇见了。”
见他开口,那战战兢兢忐忑莫名的小和尚赶忙还了一礼。
“小僧十方,见过施主!”
若搁以往倒也还罢了,但如今姬神秀身居佛道魔三者,听到“十方”二字仍是不免挑了挑眉头。
这“十方”二字可不简单。凡人眼中,天地不过四方,而修行中人眼里,这天地又可分为八荒六合,可这释教之中,却有“十方”之说,乃是指十方无量无尽佛国世界,更有“十方一念”,一念之意,意为十方世界皆是无数念头所生,一念可生世界,三千世界由此而来。
倘若在那些寻常世界里这般名字自然无需忌讳,但这等神佛妖魔之界,冥冥之中多有变数。
见师徒二人浑身尽湿,姬神秀不禁摇头,但身子却往一旁挪了挪。
“大师佛法高明怎会怕这曲曲急雨呢?”
老和尚手捻念珠,也不矫情,当即坐了下来。
“小兄弟也是修行中人,岂不知修行虽为一词,却为两字,修者乃是吐纳天地之气,修的是道、是法,可这道与法却非闭门造车可悟,需要去那红尘俗世寻,故而,方才有行,行者,不过四字。”
姬神秀淡淡一笑,似来兴致。
“哦?哪四字?”
老和尚白眉轻飘,风采超然。
“脚踏实地!”
姬神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正这时,那一屁股坐下忙拧着衣裳的小和尚忽没头没脑道:“师傅,你以前不是说自己只修了降妖伏魔术,不懂得这驱雨避风之法么?”
“……”
老和尚捻动念珠的手猛的一抖。
看到这里,姬神秀忽然明白这老和尚开口说话的原因了。
“哈哈哈……”
“这雨还要下些时候,大师还是烘烤一下吧。”
“好香啊!”
似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十方忙转过话题,而后不住抽动着鼻子,望向一旁的铁锅。
这一路上饥肠辘辘,干粮早就吃完了,何况郭北镇尽是些恶徒,能施舍给他们饭食才怪,现在闻到锅里的香味舌头都快咽下去了。
“你要吃么?”
熊顶天憨声说着,边从竹篓里取出四个竹筒,小心翼翼的舀起一勺,递给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