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
人高马大的男人实在没办法冲孩子说重话,林君盛话里的“三叔”简直是送上门的出气筒。
男人一掀帘,冲前面的司机喊:“加快速度,早点回去!”
“是!”司机立即应下,然后揣摩着问,“您是想起了急事吗?我也可以先送您去到地方,再送少爷回家。”
“急,急得很。”男人说,“不用分路,我也要回家,我急着回家打弟弟!”
司机:“……”
林君盛无意间给自家叔叔招了顿打,不过小男孩的心思暂时也不在自家事情上。
他还在想那个故事,想那人的经历。
然后他记起来——他还不知道那人的名字。
“他有名字吗?”林君盛问长辈。
“那肯定有啊。”长辈说,“叫——”
“先不要告诉我。”男孩急忙打断了,他继而为自己的冒失有点抱歉,冲长辈笑了一笑。
“我想要下次自己去问。”他说,“我想听到哥哥亲自告诉我他的名字。”
因为名字是一种认可。
如果是个很久没有和人好好相处过的人,能够被认真问起姓名,又或者更严谨一点——能有一个可以让他主动交付名字的人,应该也会高兴吧。
林君盛对池暮轻的印象始于好奇,他这时的心思还很单纯,只是为对方打抱不平,直觉那不是恶人。
还有点想要让对方感受高兴。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世第一杀【
第88章 池暮轻
其实很多事情日后回想起来,都是有迹可循,只是当时人身在其中,不能立即发现。
林君盛后来果然又随长辈一起去了池家,他也再次顺利见到那人。
他带上了已经洗干净的布巾,斜挎的小包里还塞着包他自认全城第一好吃的点心。
“你又来做什么?”
“哥哥”惯例出现在屋子侧边的窗后,那一处角落阴凉,像能隔绝三伏天的阳光。
他说话的声音也还是很冷,带着对周遭万物一视同仁的冷冰冰。
“我来还你的布巾。”林君盛像上回那样撑着人家窗台。
他这回比较讲究,还记得自备了小手帕,方便他在□□后能先擦擦手,不把“哥哥”的窗台再抹一手灰。
已经洗干净的布巾从斜挎小包里被翻出来,他把它举给窗里的人。
那人的目光落在了布巾上,仍然是没什么表情。
但以林君盛对他人情绪的敏锐程度,他便觉得对方像正有些困惑。
“还?”那人重复了小男孩话里的字。
“对。”林君盛点头,“我上回借走了你的布巾擦手,当然是要还回来的。
那人又不出声了。
这会的林君盛虽说年纪还小,可凭着“哥哥”的反应和自己对他人情绪的捕捉,短短两句话间,他就也已隐约明白——
想来以前,一定是只有人从对方那儿取走东西,而鲜少有人向对方归还什么的。
只有习惯了予取予求的人,他一直付出,从无回报,才会在收到小小一样归还物件时就反应生涩,还看起来好像对“还”这种行为十分莫名其妙。
怎么能这样?
林君盛小小一颗心就生起气来,他不禁又为人愤愤不平。
“哥哥”似乎仍在窗后发呆,像陷入了某种平日很少会涉及到的思考,布巾也没有接过去。
林君盛干脆把举高半天的胳膊收回,他将布巾小心叠好,又摆到人家窗台里侧。
接着,他低头继续翻开自己身上的小挎包,把那包点心也取了出来。
“我还来看你,哥哥。”林君盛边拿点心边说,“我带了点心过来,要尝尝吗?”
“……看我?”
窗后的人从不知散向何方的思绪里回神,他又低头去看窗外的小家伙。
林君盛似是又说了个对对方来说很难理解的字词,它超出对方常识范围。
所以那人的反问也很理直气壮,平静语气之下还夹杂轻微一丝奇怪。
“你为什么要看我?”那人说。
林君盛被反问得愣了一下。
还是第一回 见到把“不被探看”视作稀松平常的人,小男孩愣神过后想了一想,便给出了最单纯直白的那个回答。
“因为我想见到你。”他笃定地说。
因为一个还物的举动再加上这句话,林君盛这天与初遇相比,待遇有了显著提升。
窗户里的人收走了他拿回来的布巾,还以一种非常谨慎的姿态取走了一块点心。
尽管对方打量点心的神色很像在研究一道稀世古方,林君盛确定他还看见“哥哥”是先把点心刮下了一个角,仿佛观察它具体是什么成分构造。
对方观察点心,他就无言以对地观察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