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正好_作者:司马拆迁(113)

2021-01-07 司马拆迁

人的故里可能是离开五十年的地方,妖的故里可能是离开两千年的地方,那龙的故里,会是祖先离开多少年的地方?

即使沧海桑田,经历万年变迁,在当今人心中都是戈壁黄沙的甘肃也不全是戈壁黄沙,甘肃省南有这麽一个地方。

处在中国版图的中心地带,秦岭与黄土高原相交处,一城跨越长江黄河。水源丰富,草木茂盛。夏日无酷暑,冬日无严寒,得天独厚,据说从未遭过天灾。

这个地方号称伏羲故里,女娲故里。

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天河的水流灌到此地。

因此汉武帝为之取名曰:

“天水”。

第70章 二十

在天水这个地方,随便打开一个旅游app,推荐的首要景点肯定是麦积山石窟。

这个石窟是四大石窟之一,敦煌重壁画,麦积山多塑象。其他石窟都不象莫高窟做成了体系,保护周全,不能拍照,随便拍拍拍也没人管。

麦积山高一百四十多米,型状如同麦垛,故而得名。毕竟是甘南,气候湿润,林木环绕,不仅是个文保单位,还兼国家森林公园。

售票处游客大排长龙,轩辕正踌躇,武新月打开公众号买电子票,三个妖怪刷身分证进景区。

人均十五,上了观光车。一路不断有无证导游问要不要讲解,轩辕被问得有点应付不过来,武新月看姜焕,“是这里吗?”

把天水一寸寸翻过来不现实,宣昶他爹具体埋在哪,只能先猜一猜。

要猜可不就朝着灵气最强的地方去,什麽麦积山伏羲庙。但是在这景区待了半天,姜焕脸色越来越差。

这晚探龙鳞小组在天水随便找个宾馆住下,武新月和轩辕出去吃饭,姜焕抱着一堆临时买的地图留在房里用功。

轩辕一边吃面一边跟老婆报备,“这个……我也不知道要多久,最多两天……我知道我知道,不该这时候出门……”好不容易哄好了太座,放下筷子叹气。

“你说他找得到吗?”

武新月莞尔一笑,“我不知道他答应了你什麽,但是他肯定答应了你交换条件。你希望他找到吗?”

出来吃饭晚,吃完就也晚八点,天早就全黑。

面馆里还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面香和酒香混在一起。

轩辕打包了份面,拎起时说,“万一他想吃。”

武新月摇头,她从旁看去,一天找不到,姜焕一天不会有胃口。

八点半,轩辕和武新月走回宾馆。不算繁华的城市,开在热闹的商业街的小宾馆。

外面相当多摊位,经过宾馆大堂,进电梯,上走廊,就静得出奇。

武新月回自己的客房,轩辕敲门找姜焕,把面给他。

客房统一的门猛地在他面前拉开,轩辕吃了一惊,不知道姜焕看地图看了多久,房里连灯都没开。

姜焕简单直白,“我找到了。”

他一手抓着一份地图,另一手握住手机,手机显示屏里是天水的县志。

方才武新月和轩辕去吃饭,姜焕一无所获,烦躁得几乎把地图撕开。

但他想到宣昶,想到上一次他去找药,宣昶在查县志。

县志里果然有发现。

武新月开灯,姜焕眯眼适应骤然明亮的光,把胡乱画出记号的地图摊在书桌上。

“现在的天水的位置不在古天水的旧址。”

天水曾从秦岭南坡迁到秦岭北坡,地图上旧天水与新天水被连成一线,又与另一条线连成十字。

另一条线的两头恰好是秦岭主脊上的两座山,一座嶓塚山,一座朱圉山。

武新月定睛去看,这两座山都是河流的发源地,“这两条水是在——”

嶓塚山的水自东向西流,与朱圉山南麓的水汇合;朱圉山的水自西向东流,又与嶓塚山北麓的水流到一起。

这两边的水自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

不增不减,不绝不灭。

新旧天水间的线与两山间的线画成十字,十字相交处,山势雄伟的秦岭陷了下去,宛如一个巨大的豁口。

轩辕不可置信,“归墟?”

这不会是归墟。这几个妖怪有模糊的认识,归墟不会在地面上。

但这个地方太象传说中的归墟。

姜焕道,“象不象有谁在地上建了个归墟。”

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说不定宣昶他爹,不搞有毒的化学物质,不搞百川江河大海,他老人家在地面上建了一个归墟。

……而且吧,嶓塚山,不就是姜焕找药刚来过的地方。

宣昶他爹埋在哪,神仙肯定知道。

嶓塚山是小鸟老家,姜焕心里嗤一句,行啊,神仙要给宣昶塞童养媳,还要童养媳就长在他祖坟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