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当县令_作者:小狐昔里(290)

  “不喝,气都气饱了,早知道如此,老夫当初就该跟亦安一同去南方的。”

  傅承疏相当现实地戳破:“亦安不会带上您的,那时候汤溪都是匪寇。”

  周大儒:“……”这噎人的劲,肯定是跟亦安那小兔崽子学坏了,他心里回味了一番,看着大弟子眼带狐疑,“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老夫?”

  “弟子不敢。”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周大儒当即肯定道:“那就是有了,是不是还同亦安那小子有关?他前段时间折腾出什么大棚蔬菜,还借你的手献上了透明琉璃,这都两月了,他就真这么消停?”

  “……陕西道的事,是亦安发现的。”傅承疏想了想,选择先卖一部分师弟。

  周大儒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老夫就知道!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怎么掺和进去的?”

  傅承疏便将责任接过,言说是自己托师弟拜访周霖,才有了这一出。

  周大儒听着,却有些半信半疑,但他也明白大弟子嘴巴紧,还是等出了国丧,去撬小弟子的嘴巴,而且周霖……确实可惜了。

  “老夫记得周霖有一子,对吧?”

  傅承疏点头:“是的,弟子已派人去周霖安徽老家,若周家无力抚养,弟子会派人接他入京收作义子。”

  “你哪有什么时间教养孩子?”周大儒嘴硬心软,说完又道,“倘若真接来,送去老夫那儿吧,他父亲天资聪颖,想来他也不差,没的被你带着,荒废了天资。”

  傅承疏便向老师谢过,并未推拒老人家的一番好意。

  周大儒毕竟年纪大了,待了没一会儿就离开归家,傅承疏回去休息了片刻,刚穿好官袍准备入宫,桌上就多了一张纸条。

  他原本以为是亦安的书信,入眼却不是熟悉的字迹,只见纸条上写着勿再深查,字迹笔锋犀利,如刀割斧凿,倒是很像师弟衙门那位师爷。

  不深查什么?长公主和驸马陈凡吗?

  傅承疏犹疑片刻,便将纸条烧尽,戴上官帽出了门。

  见人离开,黑山才显露身形,如果程晋在这里,就会惊诧为什么师爷这么短时间变得如此戾气丛生,但很可惜,程晋此刻远在汤溪搞果树嫁接,并不知道京城暗流之下,都发生了什么。

  “程亦安,看在你的面上,本座替你警告他了。”

  至于听不听,做不做,黑山不会再管,陈凡啊,这个名字他可太熟悉了,若知今日,他就该听程亦安的话,早去查陈历后人的下落,如今也不会这般狼狈了。

  他在那位公主落脚的院子里,除了发现齐野王齐太医的尸体外,还找到了一卷画轴。画轴里的男子一身道袍,清疏轩举,与陈历生得……足有八分相似。

第144章 红亭

  因是国丧, 府城的绣房生意惨淡,茜娘自觉报恩未成无颜回族中,便跑来汤溪跟潘小安作个伴, 顺便还能给程大人帮点小忙。

  但狐狸喜食荤,没呆两日, 茜娘就说要去朋友家蹭饭, 这朋友家当然不是凡人,潘小安一听小伙伴要抛弃他吃香喝辣,顿时就拎上那桶小银鱼跟了上去。

  可怜孤寡老县令, 只能在家玩果树。

  “程兄, 你再这样,阿从该伤心了。”

  程晋抬头看了一眼陶醉,没好气道:“那你怎么把不弃送走了, 素菜多好吃啊。”

  “不弃还小,他在长身体。”

  程县令当即表明身份:“本官也还小,要长身体。”

  “……若不, 我也带你去蹭饭?”

  “蹭谁?”程晋来了兴致。

  陶醉就说去离庸家,不弃也被他寄养在那里,每日上午他会去教授不弃读书。

  “离庸原来有家啊?我还以为他四海为家,只与金银烧鸡为伴呢。”程晋说完, 脸上一乐,将手里的小刀一丢,拍了拍手上的土道, “走走走,他蹭了衙门这么多顿饭,总算是能蹭回来了,等本官换身衣服就去!”

  陶醉:……吃素多好。

  离庸作为有钱的狐妖, 住宅当然华美异常,不过他也明白在人间财不外露,故而这宅子外面看着挺普通的,等进了里面,那才是美轮美奂,尤若宫殿。

  “这是怎么做到的?”

  离庸听说程县令来了,刚赶到大门口,就看到人在研究他的结界,当即就道:“程大人,您还是少动这结界,我怕你一拳头下去,这结界就碎了。”

  程县令试图狡辩:“……本官力气很小的。”

  离庸&陶醉:这话你自己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