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当县令_作者:小狐昔里(376)

  今生功德定来世,佛门惯来如此。

  可他都没有来生,修毛个佛,信哪个命啊。

  “我不信命。”

  老和尚也不恼,只问:“为何不信?”

  “信了如何,不信又如何,按照佛门的说法,即便我靠一些手段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可未来无法改变,那我又何必徒添烦恼呢。”程晋已经快坐不住了,“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候相信太多,心上的陈垢只会越积越多。”

  福缘方丈没了笑意,显然这话触到了一些他的心思。

  “施主通透勇锐,可世人少有施主这般,是老衲着相了。”

  ……又夸他?

  程晋心里已经有些不耐烦,要搁从前,他指不定直接拉着老和尚的僧袍喊一句秃驴你到底放不放人,但现在他讲文明多了:“既是如此,还请方丈让我见见那孩子。”

  这回福缘倒没再岔开话题:“不带走?”

  程晋没点头,也没摇头:“他想走,我就带他走,若他觉得佛门甚好,我也不会强逼他走。”

  “程施主,有没有人说过你是个妙人?”

  程晋:“……不曾,大师你是第一个。”他认识的损友们,不说他脸皮厚嘴巴臭,已经算是嘴下留情了。

  这老和尚怎么回事,见面就给他一顿夸,难怪万福寺香火鼎盛,这夸人的话术真是炉火纯青啊。

  “弘法,进来,带这位施主去后山。”

  弘法脸上满是不赞同:“师父!”

  “去吧去吧,程施主并非歹人,你好生招待。”

  然而弘法嘴上答应得好,但那小眼神可是充满了敌意,大有一副要动手的架势。

  “小师傅何必这般警戒,我并无恶意。”

  弘法退后两步道:“那你就不该来,师弟在寺中,总好过在外面。”

  “师弟?小师傅滑头,方才还说寺中没有我故友的孩子,说好的出家人不打诳语呢?”

  程晋说这话,显然是为了逗逗小和尚,却没想到弘法小和尚一脸自悔表情,念了好长一段佛经,才向佛祖忏悔完:“请随小僧这边走。”

  然后一路上,任凭程晋怎么说,弘法小和尚都不接茬了。

  程晋心想,这还是个心性坚定的小和尚,福缘方丈选继承人的眼光真是不错啊,万福寺后继有人哩。

  后山距离前院有段路程,弘法对路很熟悉,很快绕着山路进了山中腹地,倒是真如大娘说的山峰陡峭,若是没有熟人带领,确实很容易迷路。

  又走了大约五分钟,丛林掩映处,一座小茅屋出现在程晋眼前。

  “师弟就住在此处。”

  程晋望着简陋的小茅屋,真是越来越不明白福缘老和尚的行为,明明话里话外对小周嘉看顾有佳,却让个五岁的孩子独自住在这么荒僻的地方?这晚上若是摔了碰了,连个救援的时间都没有。

  “他一个人住这儿?”

  弘法脸色不郁:“小僧也住在此处,施主还有何问题,一并问了吧。”

  ……让两个孩子住这儿,听着更不靠谱了?!

  程晋平复了一下心情,皱眉道:“你师弟,名唤什么?”

  却谁料弘法这般道:“师弟便是师弟。”

  “嗯?”

  弘法就换了种说辞:“师父还未给师弟取法号。”

  ……那老和尚还好意思说入了佛门,不是红尘客?原来都是搪塞他的屁话。

  正是此时,小茅屋里跑出来个矮矮的身影,大概是看到了弘法,声音雀跃地穿过来:“师兄,今日怎这般早就回来了?不用做晚课吗?”

  程晋眼力巨好,遥遥便看到个圆头圆脑的小光头快乐地跑过来,身量比普通五岁孩子小些,但身子骨应该养得不错。

  小和尚颠颠地跑过来才发现有外人,当即就吓得缩到了弘法身后,半晌才小声道:“师兄,这人是谁啊。”怪好看的。

  弘法想起师父的话,才不情不愿地开口:“是师父的客人,听说了你,特意来看看你。”

  小和尚一听,也不太害怕了,主要还是程晋生得好,身上气息暖洋洋的,讨了小孩子的喜欢:“大哥哥是来看我的?”

  哎哟,这孩子跟他那傻爹竟一点儿也不像,瞧瞧这嘴巴多甜啊。

  不过这眉眼确实挺像周霖的,程晋在身上摸了摸,找出一袋阿从熬的粽子糖,说来这糖还是他抱怨金桔糖太酸,阿从特意为他做的,这会儿刚好给小朋友甜甜嘴。

  “哥哥这次来的匆忙,没准备什么见面礼,来,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