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夜话_作者:吕吉吉(368)

  青烛说话的风格一贯开门见山,“我把资料发到小卫的邮箱里,你看一下。”

  北泉应了声好,向他道谢之后,便挂断电话,指点卫复渊打开邮箱,查收邮件。

  邮件的正文很短,只有五个字,“嫌疑人信息”,而附件却不小,足有三百多M。

  卫复渊将附件逐一打印出来,发现这是一个人的详细资料,以及“特七”的情报人员调查出来的具体信息。

  自从揭露真相的帖子在论坛中传开以后,“两极门”和“天渊城”就变成了一个充满悬念的笑话。

  大部分用户提起它们时,都带着嘲讽和幸灾乐祸的口吻,正面评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每天都在减少,最近两日,几乎已经看不见了。

  而“特七”的网络情报人员黑入论坛服务器,追踪这些留言的时候,注意到有一个IP频繁地更换马甲,在诸多质疑与唾骂声中,拼命试图维护“两极门”和“天渊城”的名声。

  匿名论坛的最大好处,就是掐架时可以随时换马甲。

  但马甲背后的用户IP却是做不得假的。

  照理说,经过北泉将近两周的宁神符操作,进过“天渊城”、听过讲道的人,怎么着也该从被催眠的状态中回过神来了。

  而那些还在“两极门”外,没能切地图进入“天渊城”的,他们所受的精神干扰,还不至于强烈到让他们陷入狂信的执念中。

  如此想来,会这般不留余力维护“天渊真人”的,很可能就只有背后的始作俑者一个人了。

  于是“特七”通过追踪对方的IP,找到了那人的真实身份。

  “冉曲,男,34岁。”

  姜南岸快速地浏览了一遍那人的资料,感叹道:

  “看经历,和我还有点儿相似呢。”

  资料中附有冉屈的三寸证件照,以及几张从社交平台上扒下来的生活照。

  照片中,男人长相十分平凡,面容消瘦,脸色蜡黄,颧骨突出,显得憔悴而又疲惫。

  若是这样的相貌在健康人身上还能称一句“相貌平平”的话,那么放在一个明显一脸病容的人身上,则只能用“苦相”来形容了。

  再看他的经历,某种意义上说,冉屈确实跟在寺庙长大的小姜同志有共通之处。

  他是个事实孤儿。

  两岁时,冉屈的爸爸生病早逝,妈妈抛下他一个人,早早改嫁到外地去了。

  于是冉屈跟祖父祖母一起生活,并在二老死后,被交到了他大伯的手上。

  冉屈的大伯是个出马仙,据说多少有些神通。

  不过冉屈长大以后并没有接他大伯的衣钵,而是进了一所技术学校,毕业后当了个码农。

  其后,他的人生过得极度平凡,平凡得乏善可陈。

  毕业后,冉屈辗转了好几个公司,做过购物网站架构,做过游戏编程,也做过APP开发。

  码农的生活虽然辛苦,收入倒不低。

  只是冉屈确实是个苦命人,辛辛苦苦许多年,却存不下多少钱。

  前些年,先是他大伯一家出门游玩时遭遇车祸,一死三伤,大笔大笔的医药费如同无底洞,怎么填也填不满。

  接下来是三年前,冉屈不知是因为劳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自己病倒了,还一来就是个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现时肝功能已经受损严重,就诊医生十分委婉地告诉他,就他目前的情况来看,预后估计相当不好。

  若没有“两极门”和“天渊城”这桩破事,冉屈大约便是“众生皆苦”的一个真实写照了。

  姜南岸翻完冉屈的简历,略有些同情:

  “可是,虽然他大伯是个出马仙,也不意味着他就有能力弄出‘两极门’这种东西吧?”

  北泉抽出了另外两页纸,将它递给姜南岸,“你看看这个。”

  姜南岸接过一看,顿时打了个激灵。

  那两页纸是一个游戏的场景截图虽然建模十分粗糙,但那标志性的螺旋白塔和悬空阶梯实在太眼熟了和“天渊城”起码有七分相似!

  “卧槽!”

  姜南岸忍不住惊呼一声:“这哪里来的?”

  “这是冉屈以前曾经参与制作过的一个游戏。”

  北泉解释道:

  “不过项目启动不久,游戏就黄了,制作组随之解散,冉屈也从公司离职了。”

  他微微一笑,手指在那张截图上轻轻一点:

  “所以,除了当初参加过游戏制作的几个人之外,再没有谁知道这座‘天渊城’的存在了。”

  卫复渊和姜南岸一同点头:“原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