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后我有八条尾巴_作者:青墨枇杷(247)

  翻开扉页,内里的摘录都一样,是楼远山的字迹:“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是同一本。

  等等。

  有什么灵光从脑海中一闪而过,楼连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摘抄的字句上。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走出……时间?

  作者有话要说:两封信9、83章,84章

  《活着》11、83章

  *“官家千金……故事”摘自百度。

  *楼远山的摘抄来自《活着》的作者余华,但不太记得是出自《活着》还是别的散文了,可能是《在细雨中呼喊》。

  ps:文中出现的牡丹亭和活着相关内容和理解,全部为剧情服务,并不代表原著想表达的意思。《活着》本身是一本很值得看的名著,小学生作者才疏学浅,断章取义疯狂曲解,不要深思。

  同理有关佛教内容,上章加了相关注解,同时全部私设全部私设!

  作者还有屁话说:

  不知有无预言家能猜出后续剧情吖,前文给了很多伏笔!

  ……算了知道你们都忘光了,那没事了

第100章 至情之道(7)【正文完结】

  洛迦山上,雾霭弥漫。

  山顶有宫殿,白玉阶琉璃瓦,金石为柱象牙作饰。宫外瀑布潺潺而淌,汇入洋池,清光落在莲花瓣上,和着朝露,映出七彩的光泽。

  紫竹林中,穿着白衣的小童正坐禅,眉宇却微拧着。

  “不净。”清越的声音自四面八方传来。

  小童睁开眼,低低唤道:“师父。”

  观世音道:“作何烦扰?”

  小童稍作纠结,便开口直言:“师父,我不愿下凡历劫。”

  “你诞自修罗身,有魔性未除。”

  “我已追随师父修行百年,心身已净,只愿成佛,入须弥山,不愿再染凡尘因果。”

  “不净,你对凡人理解为何?”

  “身不净,心无常,受是苦。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

  观世音似是轻笑,现出身形,指着溪边丛丛莲花,“你看,这些花朵已出尘不染,根须却仍在淤泥中,且无法离泥而活。”

  小童脸稍红:“师父,我也不愿,可这便是宿命,莲花无法选择生在何处,我亦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不,我并非指你的出生,也非隐喻你青莲的身份。”观世音缓缓道,“觉悟时,花开见佛性,你却只见自身,不见浮屠。”

  小童低头,见莲花洋清澈,圆叶无穷碧,鱼儿畅游,却不见洋底淤泥作何模样。

  于是菩萨轻抚他发顶。

  “人心欢悲,生死大业;缘来缘去,心甘情愿。”

  “这不是犯错后的历劫,不净,去人间走一遭吧,佛并非成就,而是成全。”

  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外公,‘死’的意义我已经知道了,那什么叫‘走出时间’?”

  小小的楼连指着书上誊抄字迹,满面疑问。

  六十岁出头的楼远山抱着小外孙,轻轻解释道:“就是时间这个坏东西,再也奈何不了那个人咯。”

  “可他已经死了呀,奈何不奈何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人了呀。”

  “我们看不到,不代表就不在了,只是说明我们还被这个不停歇的时间禁锢,你会长大,我会变老,而死去的人已经自由和永恒。他们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楼远山笑了笑,眼中像落了星星,在灯光下晶莹闪烁,“而对我们来说,他们是微风,是春雨,是各种你能想到的东西。所以连连,如果想见妈妈和外婆了,不用去扫墓,她们不在那里,她们在你能想到的所有地方。”

  小楼连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死去时重生,日落时日出……”

  旁边放着的电视剧到了一集结尾,片尾曲的女声深情而悲伤。

  秦方飞看着眼前场景,视线忍不住瞥到角落的一处。

  黑框照片上罩着黑花,前面放着单数瓜果,炉上香火长燃不灭,两根红蜡烛泣泪。

  这是灵堂。

  秦方飞走上前去仔细辨认,照片上是年轻的君兰,祖孙二人在守灵。

  他便虚空捻了三炷香,跪在灵前,额头穿过蒲团,重重叩了下去。

  小楼连忽然一抖,似有所觉地看向那处:“外公,我好像听到有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