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神_作者:年终(198)

  他也直奔主题:“晚辈三岁前的记忆被人下了禁制,近日禁制被触发,还望前辈帮忙解决一下。报酬可以商量,晚辈必定尽力而为。”

  “哦,我还当多大事呢。”陈千帆摆摆手,“屁大的问题,吃完饭我给你瞧瞧。你呢?对,就是你,那个小丫头——你跟他们不一路吧?”

  施仲雨没想到这么快轮到自己,她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行了个礼。

  “我乃太衡施仲雨,此次前来拜……”

  “别在这逼叨些没用的,我对你叫啥没兴趣。”陈千帆顶着那张面瘫脸,语气满是不耐烦。“什么事,直接说。”

  “掌门病危,无药可解。”施仲雨一个字都不敢多说了。

  “可带了脉玉?”

  “带了。”

  “那你这事更屁,排刚才那小子前面吧,吃完饭再说。”陈千帆唏哩呼噜喝完汤,打了个满足的嗝。“我吃好了,你们自便。小春,妖花我给你采回来了,你自己折腾。”

  卫婆婆喜滋滋地应了:“嗳,还要汤不?”

  陈千帆:“也行,再来一碗。”

  尹辞抿了口没放盐的汤,微微蹙眉。

  这陈千帆有点意思。

  时敬之的禁制复杂,就算尹辞内力尚在,也不敢鲁莽地破解。无论怎么看,这都不算“屁大的问题”。陈千帆此人又不像托大,说不准有别的妙解。

  一听事情有解法,时敬之和施仲雨吃得飞快,恨不得连碗都一同塞进嘴巴。

  饭后,施仲雨嘴都来不及抹,双手送上脉玉。

  脉玉温软,能记录病人脉搏,维持七日左右。它算是远程瞧病的辅助法器,就是贵得让人咋舌,也就是太衡才能如此财大气粗。

  陈千帆按了会儿那块脉玉。

  “耍我么?这脉象就是普通的体虚发热,病人可还有其他症状?”

  本以为宓山宗能发现异常之处,一句话下来,施仲雨一腔期待凉了半截。

  “就是连日高热,其余没有了。数日高烧后,掌门出现了折马之相——”

  陈千帆眼皮抬了抬:“折马之相?”

  施仲雨顿觉失言:“‘折马’是我派内部的说法。是说老人病重,难以救回的境况。我……”

  陈千帆哼了声,径直打断施仲雨,语调里多了几分兴趣:“中原也有人发觉啊,不错。折马,折马。这形容还挺贴切,我先前叫它‘天厌’,意思差不多。到底是折马再难立,天厌无用人。”

  陈千帆捋了捋半长不短的胡须,口中啧啧有声。

  “那边的狐狸眼,你扛着个江湖郎中旗,怎么说也帮人瞧过点病,应当有察觉吧?”

  说这话时,陈千帆眼珠转都没转。时敬之反应了会儿,才意识到陈千帆在招呼自己:“晚辈只看过几个,不过确实稍有所感。”

  “重伤恶疾像是有某个界限,不到,治起来事半功倍。过了,则如徒手止水,药石难医……可这不是正常情况吗?”

  尹辞也有类似的疑问。

  轻症好治重病难缠,都是自然而然的道理。也就太衡风雅,有闲心专门造词形容。

  陈千帆像是看出了两人的疑虑:“先前我也当这事正常,然而此地地处三国之交,偶尔有些外族人登门求救——那罗鸠人与大允人类似,都有这么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界限’。但很有趣,契陀人就不会如此。”

  苏肆忍不住插嘴:“或许是外族人体质不同。”

  陈千帆白了苏肆一眼:“这么低级的原因,我会想不到?硬要说,也是契陀人与大允人体质更相近。那罗鸠人无论男女,一个个身高九尺,吃喝生活与大允没半点相似,偏偏在这一点上像?”

  苏肆被他眼刀一扎,仿佛被瞧进了骨子,登时不敢吭声了。

  陈千帆收回视线:“我叫它‘天厌’,是因为它的特征很有意思——但凡触发‘天厌’的伤患,都是注定成为累赘的。”

  “拿没有‘天厌’的契陀人来比较。同是双腿骨折,大允人只需半月便能痊愈,契陀人则需两三个月。但若是双腿被虎狼咬去吃没了,哪怕救治及时,大允人必死,契陀人却有希望活下来。”

  “人越老、越衰弱,越容易触发‘天厌’。你们以为老人才会折马,也算不奇怪。小丫头,你那掌门……我想想,约莫七十左右,已然经脉尽伤,烧成一个废人了吧?”

  施仲雨心服口服:“是。”

  随即她又犹豫片刻,还是开了口:“我家长期与西垅做香料生意,西垅人也没有大允这样的情况。上回有个西垅人在我家铺子养骨伤,养了百日才好……当时我还以为是巧合,但仍觉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