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黎韩非不懂,可越城是这方面的行家。
就算他失去了记忆,大脑里原本就有的那些学识,也会一点点让他找回曾经拥有的一切。
黎韩非笑了,越城奇怪的看着他。
黎韩非道:“忽然想起小时候老师强调的那句话。”
“什么?”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当年听着不懂,大一大的时候当这句话是个笑话。
可现在想来,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个更讲道理的至理名言了。
二人相视一笑。吃过了饭,越城挑灯继续。在灯光下,研究怎样借助风力,让小灯泡亮起来。
这打眼看过去好像是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意思。不过这却是解决船上能源的第一步。
两个小时以后,那简易的风车在海风中嘘嘘转动,灯泡开始发亮,只是那灯光很暗,而且忽亮忽灭,显然电压不稳,而且电量不足。
但这已经是迈出的一大步了。
黎韩非快步走过去,看见越城正在把刚做好的发电机拆开。
“不行吗?”
越城道:“可以,所以要做更好的。”
“明天的吧,你先去睡觉。我还要守夜。”
“你不在睡不着。”越城并没有放下手里的东西。
黎韩非探头过去,在他太阳穴亲了一下:“这样呢?”
越城手里动作一顿:“更睡不着。”
黎韩非嘴角疯狂向上扬,道:“那也回去躺着,养精蓄锐。咱们船上发电可就靠你了。”
越城犹豫些许,还是听话地将东西放下,并装进一个袋子里收好拿回船舱。
黎韩非看着他洗漱,将船舱里的灯泡拧回去,然后关灯躺下。
黎韩非多穿了两件外套,在甲板上,也穿了长裤和鞋子。只是太阳一落山,温度下降的速度还是有些快。
当初登船是七月初,在海底昏迷了一个月,又过去了半个多月,现在很有可能是九月下旬。
这时候若是北方开始冷了倒还算正常。可南方按理说还在热的时候,晚上就已经这样冷了。不知道入冬以后又会是什么样。
好在炉子里还有火,在炉子旁守着,不致于太冷。
再冷点,黎韩非就要回屋取毛毯了。
以后再收集物资,也该准备一下这个了。过冬的东西了。
棉被、棉衣要准备。海上不比陆地,风浪更多,更冷是肯定的。再有,取暖的燃料也要备足了。
这么一想,其实他们的燃料也不是很多。再跟人交易的时候,燃料也该放在前头。
人就不该胡思乱想,这样越想越困。站起身来四处走动一下,精神精神。
这边才走两圈,船舱那边就有了动静。
越城出来,黎韩非低声问了句:“上厕所?”
“睡不着,”越城走进,“还有多久?”
黎韩非走到炉旁,拿起平板看一下时间。
“还有两个小时呢。你先回去吧,到点儿我就回去。夜里凉别感冒了。”
越城回头,还没等黎韩非坐下,就见他套了个厚一点的外套又出来了。
见他这样执拗,黎韩非也不拦着了。
回头去船边,坐下,看着月光下漆黑一片的海平面。刚想跟越城俩聊天,却看到了不远处好像有什么东西正随着风往这边飘。
“兔哥,你看那是什么?”
越城看过去,黎韩非又将手电打开,照过去。那边的东西很反光,哪怕手电的能见度不是很高,光芒扫过去的时候,也让黎韩非看清了。
那是个反光无,但跟之前方便面塑料袋反光不一样,那种橙色的反光看上去更亮。
“好像是专门用来反光的反光贴。”
救生衣上就会有那种东西,还有自行车的后面也会有。因为反光率高,在黑夜只要有一点光就会被发现,最适合求援。难不成哪里有人?
还是……海难之中穿着反光泳衣落海的人……
可这样的话,人落海多久了?
想到那老人的儿孙,黎韩非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有点不敢看。
越城却故意提醒了一句:“在往这边飘。”
黎韩非打了个哆嗦,低声提醒他别说了。随后就打着手电看着那个反光无一点点飘过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黎韩非手心都在流汗。
等到了两三米距离的时候,手电已经可以照出大概形状了。
黎韩非暗暗松了口气,瞧着那东西起伏之间,更像是一个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