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每天上升一米_作者:齐氏孙泉(159)

  黎韩非忙问:“那我能问一下,咱们这边都恢复生产什么了吗?”

  办证人员道:“册子上都有,也就是恢复了部分塑料制品,临时搭建的炭炉。剩下的也没什么。对了,大棚建起来,最多再有十天就能吃上蔬菜了,市面上现在卖的就别买了,他们都是往死里要钱的。至于其他的……也就没什么可注意的了。”

  黎韩非道了谢离开,船开出去。这山虽然大,可周围已经停满了船只,不过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塑料板制作的桥,可以将船绑在那上面,踩着桥上岸。

  终于看见陆地了,船上的人们都激动,他们激动,周围人看见这满载着这么多物资的他们更加激动。

  船才刚固定住,就已经有人对这边打招呼,问做不做生意。

  黎韩非只摇头拒绝。

  也有人过来想套近乎,黎韩非也只是搪塞回去。

  好不容易看见陆地,几个人又是紧张又是迫切,可这么大的家当,不可能撒手都跑了。

  窦林伟知道几个年轻人都心急,只开口道:“你们下去看看吧,我不着急。”

  顾乔想了想,对江月东道:你也留下来了,这么大的地方一个人守不过来。

  窦林伟是个老好人,不论谁打招呼,他都不会得罪人。未来会在这里停几天,若是海面结冰的太快,可能还要留下来过冬。邻里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

  若是遇见强占便宜的,江月东可以直接将人拖进水里制服,他在水下能呼吸,就算将人溺死,也只说打斗中不慎落水也说得通。

  哪怕此时对上岸已经心急如焚,黎韩非依旧规划的相当清楚。

  黎韩非背着背包,只有他的背包里装满了水果和鸡蛋,是他们购买东西用的,江月初和窦妍妍也都背着背包,这还是在水底拆快递拆来的。

  黎韩非一边看着手册,一边引着二人。

  这山上也足够贴心,踏上土地以后,前方分叉口分别有什么都给指好了。黎韩非停靠的位置不错,附近就有打水口。

  上一个安全区也会分配用水,不过是水船走街串巷,一个点一个点的去送。主要是船太大,全部去打水的话,会排出去一条长龙。费时费力,就不如挨家挨户的送来的方便。

  但这边有陆地,就避免了船筏占空间的问题。而且看地图,上面的打水点有好几个,光是这主山脉上就不下六个。其他的山头也有各自的。这也就避免了打水时候拉一条长龙,看着上面标着,凭借证件,每人每天限量20L水,就知道,这里的净水设备一定不少,这里并不缺水资源。

  一人每天必须的水分大概两升以内,二十升怕不是连洗漱甚至洗澡都算在内了。

  “市场是在那边,不过有两千米呢。”这里距离打水口很近,距离市场就有点远了,这就难怪这边船相对较少。

  江月初快走几步,蹲在路边就看一颗翠绿翠绿的青草,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植物芬芳的香气。

  “我感觉走一天都不会累。”

  这是泥土啊!还有绿植!

  这是上了竹筏以后,江月初第一次看见除了船上以外的绿色。

  这一根路边的小草,都是那样的弥足珍贵。

  江月初回头,看一眼前面的高山,眼泪一瞬间流下来而不自知:“这座山,估计几年都不会被淹没吧。”

  在此之间,她根本不了解对土地爱得深沉这几个字的含义。

  越城道:“越往北,或是西面,没有被淹没的土地就越多。站在青藏高原,可能完全没感觉到有洪水的存在。”

  “那咱们去那边吧!”江月初眼睛一亮道。

  黎韩非只摇头:“如果你想去,可以过去。我的目标在南极。”

  江月初怔了怔,很快反应过来:“找你哥?”

  黎韩非点头:“他就我这么一个亲人。”

  江月初自己也有哥哥,自然能明白黎韩非的感受。只道:“那找着人咱们去西藏,水位上升的话,那边应该也没有高原反应了。”

  江月初很自然的将全队成员都放在了一起,并没有因为黎韩非一个人想要去南极就想到分开。

  就是不知道窦林伟怎么想的了。

  黎韩非在路边抓了一把泥土,感受着干涩的泥土在指尖缓缓流淌,对越城到:“这次咱们说什么也要多带上船些土了。”

  终于不用苦哈哈的从水里挖土上来洗了。

  越城点头,这瞧见有带着袖标的人过来:“哎哎哎!你们新来的吧!这里有规定,不能随便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