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初忙出去找勺子和碗过来,五个人吃一个巴掌大的地瓜,自然只能分到一点点。
越城想要将自己的一份给黎韩非,黎韩非直接喂给他,让他也好好尝尝。
这地瓜香甜软糯,甜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了,好吃的难以附加,简直就是天生用来烤的。
江月东吃着味道,带着几分不确定道:“这个……应该是烟薯25号。”
“这还能吃出来?”黎韩非有点佩服这一专业的学生。
江月东摇头笑道:“我哪有那个本事,就是觉得像。差不多之前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品种就是这个,因为是烟台农科院研究出来的,所以叫烟薯。我记得还有人专门用这个品种的红薯来做冰淇淋呢,就直接烤熟后扔冰箱里冻上,拿出来吃别有一番风味。”
黎韩非忙到:“那咱们也冻几个试试?”
江月初一哆嗦:“大冷天的吃冻的东西?”
黎韩非只道:“屋里又不冷,围着炉子吃雪糕才是享受啊。我有同学说他老家越是大雪天越是要一箱一箱的买冰淇淋。”
作者有话要说: 依旧还没二捉……
辛苦捉虫师大大了~
第82章
江月东提到了用红薯做冰淇淋,黎韩非立刻就想尝试一下。
南方人可能理解不了北方人大冷天也要吃凉甜点的这一点。
黎韩非想一想道:“帝都那边冬天有暖气,只要屋子里足够暖和,吃点凉的凉快凉快挺好。你也试试,把自己弄得暖呼呼的,然后吃口凉的,可痛快了。”
江月初眨眨眼睛,看向自己哥哥。
江月东道:“地瓜种不少了,不论是在桶里,还是在二号温室。倒是不用担心留种问题,剩下的想吃就先吃吧。”
黎韩非道:“留下几个留种,就算是做对比也要留一部分,剩下的随便吃。其实这个要可行的话,来年咱们多种点,卖红薯冰淇淋说不定还能做上生意呢,前提是咱们冷链车用上,而且到时候也要有个稳定的住处保证销量。”
江月东几人也知道黎韩非执念于去南极找哥哥。
江月初知道:“应该可以,只要没找到大船,就咱们两条小破渔船暂时就别想了,留下来做点小买卖也不错。”
黎韩非目光暗淡了些,又道:“其实就算留下来,咱们的生意也不见得能做起来。不过可以当供货商,直接卖给能卖货的人,或者卖给官方,他们肯定有冰柜一类的。对了,来年有空咱们也从地下弄个冰柜出来吧。要是要冻得东西少,没必要一直用冷链车啊。”
黎韩非将冷链车修好了,也尝试过制冷没问题。只是还是油耗的问题,如果货物太少,就没必要用了。
而黎韩非现有的小冰箱不能冻货,只能降温。
想要制作冻得彻底的冷饮,还是需要正经八百的大冰柜。
几人聚在一起就忍不住聊正事,窦林伟忙提醒道:“其他的应该快也熟了。”
地瓜熟的相当彻底,别的应该也差不多。用筷子插一下确定熟了。黎韩非迫不及待的将土豆分了,撒上一点椒盐尝一口,不过品在嘴里,却没有记忆中的那一分香甜。
少了几分沙糯甘甜。应该是品种的问题。
黎韩非有点失望:“这品种可能不适合烤着吃。”
江月初吃着倒是不错:“味道挺好的啊。”
江月东认真的想了想:“可能北方的土豆生长周期更长,昼夜温差也比较大,土豆淀粉含量高一些,所以烤着更好吃吧。”
想想也是,南橘北枳,不同的一方水土养出来的作物味道肯定会有所差距。
“那咱们这么冷的天在温室里养出来的会是什么味道的。”黎韩非有点好奇。
江月东也只能摊手:“可能连这个味道都不好吧,毕竟温室里的温度稳定,是没有什么温差的。不过会种得很大就是了。”
温室里的菜没有正常地里种的菜好吃,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但也必须承认,温室里的菜往往长得更大更多。
外界条件变化会给作物带来一定的生长限制,但也会丰富风味。所以风味和质量是不可兼得的。
对于当前的时候而言,肯定是数量比味道更重要。
随后又吃了芋头和紫薯。紫薯烤起来吃更干,几人甚至要多喝一些茶水往下顺才行,不过香甜还是依旧的。芋头软糯,对于黎韩非来说,吃起来很新鲜。
等几人馋嘴吃完了,窦林伟出门扫雪,江家兄妹回温室,黎韩非闲来无事,就跟越城一块帮忙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