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每天上升一米_作者:齐氏孙泉(256)

  越城拎泔水去公共卫生间旁边的泔水回收站的时候,正好遇见了同样的江月东。

  江月东眼尖看到了越城手腕上多了条红绳:“本命年?”

  “嗯。”之前黎韩非拿着头发进屋,再出来就拿着红绳说什么让越城带上。只说本命年,穿点红的,能躲灾避祸。

  “你也不早说,应该多淘换些东西带上,转运珠、本命神一类的带着。”

  越城轻轻摇了摇头:“我不信那个。”

  这种事本来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

  江月东看向天边,那里已经有了不规则的残云。

  “这天看着还是让人不放心。”

  “会很严重吗?”越城问。

  江月东苦笑:“就是说不准严不严重。”

  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严不严重。只知道天象有异。可他却解释不清会发生什么。

  越城只想起来黎韩非曾说过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咱们动作尽快吧。”越城拎着空桶回去,想了想,拿出政府发放的对讲机,只说天气可能会有较大变化,最好做出防灾预警。

  越城话带到了,上面会怎么做,做什么决定是他们的事情。

  黎韩非跟越城做饭的手艺,照比窦林伟稍好些,照比江家兄妹差些,所以大菜两个人就不染指了。只准备些清淡的。

  早上做豆腐的时候,黎韩非留下了一些豆腐脑,又用模具薄薄的压了几层豆腐皮出来。

  豆腐皮是帝都的叫法,东北叫干豆腐,南方叫千张。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就是豆腐皮和千张相对厚一些,东北的干豆腐相对较薄,但工艺是一样的。

  因为头一回尝试做,做的比较薄。黎韩非将豆腐皮扔进开水里,烫去豆腥味儿,趁热拿出来,让越城切成细丝儿。

  这需要极好的刀工,黎韩非不是不想练,只是自从切到手以后,越城说什么也不让他来了,倒是越城的刀工每日剧增。

  等他切出来的豆腐皮感觉能用来穿针了。随后再将胡萝卜和黄瓜切丝儿,与其拌在一处。花椒加上个辣椒面和黑芝麻,倒入热油炸香。随后在菜里加葱花香菜,糖醋盐,撒上一丢丢辣椒面,然后将炸好的辣椒油趁热淋在上头拌匀。

  豆腐最大的优点就是清新寡淡,差不多你给它什么调料,它就是什么味儿的。这么一盘子两盘菜,放在年夜饭里,最适合吃过了油星儿后解腻用。

  凉菜放在一边,黎韩非自己这边抱着个圆白菜撕,这个手撕的才叫灵魂,才是最好吃的。越城那边起锅烧油,将腊肉和辣椒同炒,这次的辣椒有些辣,炒出来的烟黎韩非隔着好远都跟着咳嗽了两声。

  撕完了圆白菜,那边的辣椒也炒好了。黎韩非做了道火爆圆白菜,多加了些蒜,一出锅那蒜香味便溢出。

  最后一道菜是黎韩非最近刚琢磨点门道的吃法。

  早上白叶澄来的时候,送来了两条大鱼,一条江月初拿走去清蒸了,另一条到黎韩非的手里,黎韩非只取了一块最嫩的肉用芡包上,又用姜末加糖盐醋调成汁儿。将四枚鸡蛋蛋清蛋黄分离,分别打散。

  鱼肉切碎,倒进蛋清里头和匀,倒进锅里小火加热到凝固的时候,倒入一半的汤汁搅合一下出锅,又将蛋黄同样的方法,跟汤汁融合后,出锅倒在原本的蛋黄上头。

  赛螃蟹,同样是不腻人的一道名菜。这道菜做法很多,有的不加鱼,有的加的鱼肉是特定有讲究的。

  不论哪种方法,好吃是一样的。

  四道菜齐备了。二人一人端着两盘紫菜到了江月初家里。

  “这饺子还没包呢,菜都快上齐了。”江月初将菜摆好了。

  黎韩非只摇头:“饺子是晚上的事儿,我家那边过年就是这样。这一顿是年夜饭,晚上在吃一顿有饺子的。然后才是守岁。”

  江月东道:“那就看你们怎么过吧。”

  黎韩非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懂得的也不多,之前也就我哥陪我过了几年,好多习俗还是听同学们讲的呢。可惜没有鞭炮,若是能放个炮热闹热闹也好。”

  江月初看了眼窗外:“也许政府能放吧。”

  黎韩非拉着越城搬小凳坐下:“话说你不是准备个惊喜吗?都不让我进一号温室了。这都快吃饭了还不拿出来?”

  “等开饭再说。”江月初颇为神秘的笑道。

  等了十多分钟,谁也没去崔,窦林伟带着两个孩子端菜过来了,十二道菜码在桌子上,最中间是饭桌上的煮菜清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