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每天上升一米_作者:齐氏孙泉(398)

  哪里舍得越城挡在前面?黎韩非只抓住越城的胳膊,跟着其他人顶着风块往那边的船走去。

  塑料桥的尽头是艘小船。众人走了将近百米的路,登船后被小船拉着去大船那里。

  上下都很麻烦。尤其是极夜的时候,即便白天天边会有点微弱的光,能见度依旧很差。若是遇上刮风下雪,那出了门就跟瞎子没什么区别了。

  黎韩非进了小船,就不禁打了个哆嗦。刚刚的狂风之下,呼吸都觉得困难了。

  这艘船是十米多的客船,在狂风中飘摇着往前开,可怜巴巴的。

  晃得有些厉害,虽说路程很短,黎韩非也感觉到了恶心。可能是习惯了大船的稳健,这样小船的摇晃都觉得难以忍受了。

  等再从小船里出来,见到了大船。越城牵着黎韩非的手,跟着张院士等人登上船,迅速进了船舱内。

  这是艘长约百五十米的中型邮轮,单凭载客量,就能达到千五百人以上。而当下分给研究人员,里面不仅是安排住处,还有各大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和仓库。这样丰富起来以后,俨然是座海上研究所。

  张院士先让黎韩非在休息室喝口茶等下,然后领着越城去看现在还在的其他几个院士和教授,以及曾经认识的同事乃至同学。

  黎韩非到底不是华科院的人,也不好无理取闹的非要跟着。只是目送他们离去,坐在休息室捧着茶杯喝茶。

  黎韩非刚坐下没会儿,就有人走过来攀谈:“听说你是黎师兄的弟弟?”

  黎韩非抬眼,瞧见是个比越城还要大两岁的男人,长相平平,眉毛下面有颗痣倒是挺特别的。

  黎韩非听哥哥说过,帝大里同系的不同年级会叫师兄师姐,不同系的会叫学长学姐。对方也是物理系的。

  “我是,您是……”

  “我叫赵朔,还是实习生。”对方立刻坐到了黎韩非的对面,瞧着有些自来熟。

  黎韩非低头喝着茶,没吱声。毕竟初来乍到,也怕说错话。

  毕竟之前黎韩承忙,黎韩非也不轻松。高中的三年有多艰辛苦和艰难只有他自己清楚。所以他对黎韩承的圈子所知甚少,越城还是带回家才认识的。

  见黎韩非有些腼腆,赵朔想了想:“你是来找你哥的?”

  黎韩非应了声,赵朔点头道:“真好,我现在都不知道家里人怎么样了呢。”

  黎韩非抬眼:“你是之后派遣来的?”

  赵朔道:“大洪水的时候我是来学习的路上。当时不是都觉得成功拦截了吗?所以就派遣了很多实习生往这边赶,到时候现场学习。这是次相当珍贵的学习经验。只是谁也没想到失败了,我们困在海上段时间。后来被搜查队找到,我们自行选择是回大陆还是来南极。我当时已经在赤道附近了,当然是要来南极,以后再不来就没有机会了。”

  黎韩非不明白他的想法,不过如果是他的话,定会拼尽全力的选择回国。

  不过他说的话,也提起了黎韩非的注意。

  “拦截成功?当时……是确保拦截成功了?”那星星为什么会这样直直的坠入南极?而且没有个人撤离导致幸存者屈指可数?

  作者有话要说:  冲鸭~

第137章

  黎韩非在休息室休息,越城被带走安排一些事宜。

  越城虽说资历尚浅,可他幸存者的身份,和得天独厚的天赋足够受到很大的重视。只是黎韩非不是他们内部的人,所以就暂时留在了休息室。

  有叫赵朔的人上前攀谈,自称是黎韩承的师弟。也是他透露给了黎韩非,原本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件事,是已经确认成功拦截解决的。甚至国内还派遣了船只送实习生前往南极当地进行现场学习。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那颗星星还是坠落到了南极,进而引发了这一场全球性质的大浩劫?

  赵朔见黎韩非不知道,就知道自己失言了,只讪讪道:“应该是,或者说拦截成功率比较高。当时全球聚集了大量顶尖人才,都觉得拦截方法可行,那个小行星最多在大气层外划过,可能会影响一点潮汐,但不会有大影响。”

  “那为什么会坠落?”黎韩非问。

  赵朔苦笑:“若是研究明白了,我们也不会在这里了。现在有好多种猜想,而且谁也不服谁。现在就是看谁的论证更有说服力,以及解决水位上升的情况。”

  黎韩非看他的态度就知道不会再说下去了,不如等兔哥回头慢慢告诉他。

  转而问道:“大洪水……真的来自那个行星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