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家养人参娃_作者:初吻江湖(534)

2021-06-30 初吻江湖

  最主要的还是耀眼!

  大红色本身就够惹眼的了,何况这两位,谁不认识啊?

  这回买菜的时候,倒是挑三拣四,都要最好的青菜,不过,他们没有去批发青菜的地方,而是在零散商贩这里购买,零散商贩的价格,肯定不低啊。

  批发那边一筐一百斤黄瓜,要你三百块钱,一斤三块钱的批发价格,零散商贩那里,四五块钱一斤。

  昨日剩下的黄瓜四块钱;顶花带刺新鲜的,就要五块钱了。

  一般的饭店,酒店,饭馆子,都是去批发青菜,他们俩反其道而行,来零售这边购买了。

  还这么高调。

  甚至是买肉的时候,都没有去常去的老毛家那里的猪肉摊子,而是去了一家东北这边都有名的连锁生猪肉专卖店。

  那里的东西更贵!

  老毛家那边的猪精排,三十五一斤,他们这里的就能卖上四十块一斤。

  可是这家的猪肉好啊,新鲜,从来不卖隔夜肉。

  据说他们家隔夜的肉,都会回收卖给一些养殖场。

  这快乐食府重新开业之后,不仅里头的人换了个遍,连高欢这么爱财的人都不爱钱了?

  买这么好的食材,他们家的饭菜,恐怕没几个人能吃得起了!

  这件事情,被传的沸沸扬扬,很快就让赵燕子知道了,当然,这是因为传进了王家围子。

  “这没事儿瞎折腾啥?”赵燕子觉得赵亮子夫妻俩,不知道低调点,整这么一出是要作上天啊?

  “那饭店名声都臭了,又小熘儿一年没开张,不整点事儿出来,谁还去吃饭啊?”王子平却觉得小舅子这样整事儿,也是为了饭店能好一点:“他种地不行,做个买卖也没啥本钱,结了婚好不容易有了个正经的营生,好好干吧!”

  希望他那小舅子长点儿心,别再一事无成。

  现在可不是他一个人了,有了媳妇儿了。

  赵燕子也是无奈,她那弟弟,要真改过自新了也好,可是她怎么看,怎么觉得赵亮子是在没事儿找事儿。

  但是你还别说,这对夫妻俩如此高调了半个来月,起码大家都知道他们家是真的要“改过自新”了,快乐食府也是个老店,重新装修了一下之后开业,倒也有那么几个人去吃饭,加上他们家地方大,举办个寿宴啊,同学聚会的,也有人去那里,不过婚宴还是去了美好时光大酒店,毕竟邵老板那里安全啊!

  有个人家的老人去世,本来想定在快乐食府,因为那里地方大,但是被全部的亲戚反对。

  认为他们家有让全部的宾客去吃白席,有让所有人去陪他们家老太太的意思……而且快乐食府这名字,跟白事儿有点冲突。

  于是改成了一家叫兴旺的清真馆子,这家是镇子上唯一一家清真饭店,做的白切羊肉很地道。

  老太太九十高龄去世,算是喜丧了。

  所以白事儿的白宴上,可以有白切羊肉,汆羊肉丸子,这样的荤菜。

  而且入冬之后,酸菜炖大鹅吃的不亦乐乎,但是羊肉汤同样广受欢迎。

  进入冬月的时候,王家围子又开始蒸粘豆包、年糕和大黄黏米饭,豆面卷子跟年糕饼。

  大冬天的就爱吃这个热量高的东西,张老爷子照旧是想去旁人家蹭吃的,不过大家都知道,不敢给他多吃。

  赵燕子正好有时间,就做了点豆面卷子。

  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

  最早的时候,是满族人祭神时的供品。

  豆面卷子的作法很简单,就是将黄米以水浸泡后磨成面,合匀,擀成薄片,入锅蒸熟,再将黄豆炒熟磨成面,均匀撒于其上。

  豆面卷子的作法来源于饽饽蘸豆面的吃法。

  满族人叫豆面饽饽,起源于东北关外的满族发源地,如今东北这边的叫法,就一直都是“豆面卷子”。

  就是这个东西比较不好消化,最多给老爷子一个,多了不敢给,怕老爷子不消化啊。

  这东西,能随便吃的也就小勐子,他才九岁半,过了年也就十岁的年纪,放了寒假之后,整天爬山下河,玉带河冻的棒棒硬,拉着个小冰车,就能在玉带河上玩一小天儿,那运动量大的咧!

  不过也不敢在晚上让他多吃,但是白天可以吃到饱。

  王子安也喜欢吃豆面卷子,王子平则是很虔诚的将自家出的第一锅豆面卷子,一分为二,上山给孤狼山神爷供上一盘;下山给河神供上了一盘。

  第二锅才自己家人吃,当然,他没吃到,张老先生第一个吃到的,然后是李老中医,二大爷、小勐子……等到他吃到的时候,都第四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