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顾雪中反应速度极快,也知道大局为重。虽然那一小截白生生的胳膊始终无法从他的视线中离去,但他也能够适时地分心注意脚下的情况,让自己在泥泞的下坡路上不至于一脚踩到光滑的石块摔倒,给前面的人增加负担。
两人安全下了山,绕过暴涨的河流往森林的深处走去。
茂密的参天大树鳞次栉比, 颗颗粗壮的树干间羊肠般的小道曲折回转。郁郁葱葱的树冠遮天蔽日,让本就不算亮的天光经过层层遮挡后只能漏下来极其稀少的一点。
林中光线暗淡,如同冬日的黄昏。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层层树冠的遮挡,森林中的雨小了很多, 现在飘下来的这点就是细细的毛毛雨。
陆逢灯将揽起的袖子重新放下来了。
顾雪中的心里有点遗憾。但他很快就调整好心态, 将注意力转到了别处。
尽管此刻光线暗淡, 但触目所及之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地上的蕨类, 苏铁等植物生长肆意, 横冲直撞, 让他们时不时地就要改变一下行进的方向。周遭垂下来的,茂密深绿的树冠间,时不时地就能看到色彩斑斓的小型爬行动物。
“嘤!”
窝在陆逢灯衣服前襟里的小怪物两眼放光地盯着前方的一根树枝,小小声地叫了一下。
那是什么!长得好奇怪!
眼见小怪物红色的大眼珠子被一只栖息在粗壮树枝上的奇特生物吸引住了,陆逢灯主动解释道:“那个应该是长鳞龙。”
趴在褐色树干上的,名为长鳞龙的小型生物整体像是一只小型蜥蜴,不过在这只小型蜥蜴的背部长着几乎比它本身还大的背帆。背帆如同一把展开的折扇,由几根骨骼支撑,表面覆盖了一层类似蝙蝠翅膀那样的薄膜,上面还有些许稀少的羽毛,色泽艳丽。
“嘤!”
小怪物的触手扒着锁住自己的衣服,又小小声地叫了一下,表示自己知道了。
今天又长知识了!
一旁的顾雪中忍不住道:“它背上的东西有什么用?看起来有点像蝠翼,是不是能展开滑翔?我们要打一只吗?”
陆逢灯摇摇头:“它们不能滑翔,这只背帆应该是随机进化的产物,可能具有吸引异性的作用。”
顾雪中有些不可置信:“随机进化的产物?”
他对三叠纪有一些印象,但对这里的动植物没什么深入的了解,因此难以想象这样远古的时代还没有出现许多后世习以为常的进化的器官。
陆逢灯道:“对,二叠纪末三叠纪初有一次激烈的火山活动,是第一次大灭绝。后来三叠纪由前中期赤地千里的干旱直接进入中后期卡尼期的狂风暴雨,很多生物无法适应,这又是一次大灭绝。”
“大灭绝腾出海量的生态位,为了占据这些生态位,不少大数量的生物种群中就出现了千奇百怪的进化形态。也正因为它们的各种尝试,才会进化出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各种器官,组织等等。长鳞龙的这个背帆就跟之前亚利桑那龙的背帆非常类似。”
顾雪中点点头,一双微微下垂的狗狗眼专注地注视着对方。
面对陆逢灯长篇的科普,他一点也不觉得枯燥。站在面前的人声音平静,音色低沉,带着磁性的嗓音透过绵绵细雨传过来,拨动着他的心弦,叫这样机械的科普也显得有趣起来。
宽大的深绿色雨衣把陆逢灯挺拔的身姿,完美的比例都给遮没了,但这不妨碍顾雪中在对方偶尔停下来查探的时候,从雨衣的袖子下窥见那一抹白皙的手背。
两人一边行进,一边观察着林中的情况。
陆逢灯见顾雪中听得认真,似乎对科普感兴趣,就主动解释了不少路上见到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生物。
比如栖息在树上的,尾巴仿佛长了一大片叶片的小型爬行动物高尾龙,它们的尾巴十分扁平,可能是用来游泳,也可能可以进行短距离滑翔。比如长着极长脖子,生活在湖水浅水区和岸边的长颈龙。
整个森林里生机勃勃,雨滴滴落声,树叶沙沙声,各种动物来去行走的摩擦声,让陆逢灯低声的讲解显得一点也不突兀,反而互相融合,相得益彰。
他们是一大早出发的,预计下午两三点踏上返程的路。陆逢灯和顾雪中两人虽然一路上看得仔细,但脚下的行程也不慢,这会儿才过去半个多小时,他们已经开始深入森林的中心了。
高大的裸子植物越来越茂密,先前在森林边缘没见过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从这个时候开始,陆逢灯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进行科普了,而是沉默下来,甚至连落在松软土地上的脚步声都几近于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