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后我修道有成了_作者:湉喵(382)

2021-10-06 湉喵 娱乐圈

  预告结束。

  这是一个非常短的预告,甚至连台词都没有出现,只有战场马儿的嘶鸣、刀剑的声响、战士的哀嚎,只有京唐悠闲的马蹄声、温柔的说话声、窗外的蝉鸣声,只有边塞、山谷、皇城、明月……

  就连主角顾宜年,也只有匆匆的一面。

  但所有看了预告片的人,都忍不住重新再放了一遍。

  这就是大梁。

  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大梁!

  光凭借着这个短短的预告片,这部电视剧就已经在他们心中得到了不低的评价。

  所以等到十二月底开始播放时,大半的观众们都已经坐在了电视机前面。

  从今晚开始,他们终于不用剧荒了。

第一集 的《大梁》,演绎的是京唐温柔的风。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没有比这里更繁华的地方了。

  如果说商朝让人想到的是豪迈的烈酒,粗犷又凛冽,武朝让人想到的是璀璨的星光,热闹又绚丽,那么梁朝,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或许就像是春天多情的风,和缓、怡然、醉人。

  仅仅只是第一集 顾宜年出场的画面,就让人感受到梁朝轻缓的、不动声色的温柔——即便顾宜年的祖父、父亲、叔伯都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但他们也没有把边塞的风沙带回京唐,也不愿意把边塞的风沙带回京唐。

  如果可能的话,他们甚至不愿意自己的儿孙和他们一样披挂上马,在边塞无休止的厮杀中想念京唐的温柔。

  但小小的顾宜年,和他们想的都不一样。

  他不喜欢京唐。

  他向往战场,向往边塞,他喜欢骑马,喜欢射箭,喜欢拿起长戟,就像是他的长辈那样。

  所以在他十岁那年,他就央求着父亲,带他去了边关。

  边关的风没有染上醉人的香味,边关的云也没有被挂在树上的绸缎遮住。

  在这里,夕阳时会响起婉转的羌笛声,里面有他听不懂的复杂和愁苦,但到了白天,烽火一起,滚滚的马蹄声中,只有铠甲和宝剑的光芒,只有雷鸣的战鼓和遍地的白骨。

  顾宜年明白了,京唐之所以醉人,不是因为织锦绸缎,不是因为胭脂香粉,更不是因为文人墨客,是因为边塞的这些累累尸骨。

  从这一刻起,他就不想再回到京唐了。

  因为他觉得,他能比祖父,比父亲,比叔伯们都做得好,他能彻底把这些侵略者赶出这个国家。

  这就是他的使命。

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三场戏

  《大梁》的前两集,苏星河其实都没有出现,但这并不妨碍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

  《大梁》的开篇,是从梁朝灭亡前三十多年开始的,这个时候顾宜年十岁,还未登基的梁朝最后一位帝王也只有十岁。

  不同于两位主角的年轻,梁朝此刻已经是一个生了华发的老人了。

  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有人意识到了,但却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梁朝那些被世家贵族们看到的地方,仍然是无比繁华的。

  可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看见的人无能为力,知晓的人并不在意,于是梁朝就这样被分成了两半。

  一半金翠耀日,罗绮飘香,一半夷狄骄盛,寇盗横炽。

  历史的车轮在这个时候其实是缓慢的停下过片刻。

  因为一个叫做顾宜年的孩子,在边关的城墙上,许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愿望。

  可惜就连历史都没有铭记住这一刻。

  没有人知道,顾宜年在这么早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选择了日后征战沙场的命运。

  但顾宜年心里记得。

  所以在梁朝再一次和蛮夷僵持住,准备再次采用和谈的方式解决困境时,顾宜年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亲。

  顾家虽然是武将之家,但在朝廷里,士大夫才是最有权力的,而他们这些只会用蛮力的武将,完全成不了气候。

  尽管是他们艰难的在戍守着边关,可京唐没有人真正在意他们。

  所以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也过上和自己一样的生活。

  顾宜年却道:“我并不在意他们,我在意的是这里。”

  他想要把这些蛮夷都驱逐出去,不是为了能回京唐过上好日子,也不是为了能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

  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把入侵梁朝的蛮夷,通通赶回他们自己的家。

  就是这么简单。

  顾宜年是个性子非常倔强的人,一旦他做下了决定,就没有人能够阻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