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戚然觉得挺有意思,他们俩虽然差了五岁,但好像没什么代沟,谁说点什么对方还都能接上。
可能主要还是自己年轻吧。戚然偷着想。
“这师傅技术不错啊。”那边周楷之望着施工现场感叹了句。
戚然转过头,见他正看挖掘机倒车看得来劲,不明白这人怎么这么一会儿又换话题了。
“然哥。”周楷之看向他问,“我一直没想明白,为啥非得是咱单位揽这活呢?城管、住建,这些部门不出点人吗?”
戚然乐:“那你得问你敬爱的潘主任。”
“可我看潘主任也不像乐意背锅的人,这种事参与的部门越多,责任不就越小么?”周楷之问,“而且都说前期工作已经做好了,还派这么多民警来守着,有点没必要吧?”
“行啊小子。”戚然瞅瞅他,“还挺会琢磨事儿。”
“没有。”周楷之笑笑,“我就是爱瞎想。”
“你想到点子上了。”戚然撑着车门,指了指不远处站着的镇长说,“王镇长明年就调任了,他一走,会有人立刻接他的班。”
周楷之小声问:“潘主任啊?”
戚然摇摇头:“不是,但也姓潘。”
其实大棚房这个项目属于老历史遗留问题,好几届领导班子换过之后都没能解决,到了即将上任的小潘镇长这,他爹老潘就坐不住了,必须亲自出马,帮儿子解决掉这个难题。
按当初政策要求,凡是市里的干部都得动员亲戚到城里来种地,房子都是统一配的,至于后来又怎么变成了大棚房,大家心里都明白,只不过钱挣着,地种着,没人管也就那么回事了。
“但现在政策变了,肯定得有人闹吧?”周楷之问。
“闹破天这房子也得扒。”戚然说,“政策变是因为上面变了,当初做人家村民思想工作可是费了不少事儿,据说老潘也没少往里掏银子。”
周楷之想起自己看到的那本大棚房资料上,各家各户房主的信息一应俱全,所有拆除同意书上都写有他们亲笔签下的同意二字,每一个同意背后都藏有多少故事,恐怕他永远也不会真正知道。
突然,工地那边传来一阵慌乱的杂音。
两人看过去,发现原本正常工作的挖掘机停了下来,有工人抄着工具往旁边跑,戚然扔掉可乐,飞速赶了过去。
尘土模糊了前方视野,戚然只能跟着穿红工服的工人后面踉跄着往前走。浓雾尽头,他看见最后一片危房之上,站着一个衣衫破烂的中年男子,腰上缠着几圈绷带,一只手放在背后,一只手指着楼下所有人,撕心裂肺地叫喊。
“你们还我家——”
民警和镇长不停在用语言安抚他,几名消防员在商量救援计划,工人们围了一堆看热闹,戚然几步跨过去,把人群疏散掉,又把早都松了的警戒线栓好了。
“你们滚!都滚!”男人情绪十分激动,破布鞋踩在脆弱的房顶上,似乎随时都要掉下来。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上去的,镇长说这是他们村里有名的钉子户,很可能在昨天就埋伏在附近了,就等着看守最薄弱的时候来闹一下。
还说他的房子基本已经被拆没了,弄这么一出就是为了讹点钱。
戚然看了眼时间,还差最后两个小时就能全部拆光了,偏偏这时出了这档子事,真是有够闹心。
这时手机进了条电话,是老潘。
他烦躁地啧一声,嘱咐赶来的周楷之拍点现场照片和视频发到单位工作群里,自己走到一边。
周楷之看见眼前的场景愣了愣,很快拿出手机按了录像,录的过程中又拍了几张照片。
这应该是房主来闹事了,周楷之盯着屏幕分析,可是拆除都到了尾声,这会儿才来,目的又真的是为了房子吗?
围观众人尖叫起来,周楷之透过手机,发现男人从腰间掏出了一个玻璃瓶,瓶口缠着白布,而他另一只手拿着打火机,对着白布就要点。
是燃烧瓶!
周楷之看向房顶,那男人腰后别着的,正是他自制的燃烧瓶,用黑布盖着,看形状至少还有两个。
现场瞬间混乱起来,消防员水枪已经就位,另有一组已经悄悄逼近了男人站着的房檐,无奈房屋质量太差,多一个人的重量就会有垮塌的风险,没有人敢上。
镇长和施工队面露恐慌,这给了男人极大的满足,他露出狞笑,点燃了瓶口的布条!
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会真的敢点,全场倒吸一口凉气,连周楷之的手心都冒出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