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异界从游戏开始_作者:爱吃辣鸡粉(53)

2021-12-23 爱吃辣鸡粉

  最后么,就是一溜儿的高级NPC正面截图了为了截到这些NPC的清晰正脸,昨天妙笔生花小半个白天都没能顾得上好好做任务。

  “玩家只能创建亡灵角色,这种设定或许是制作组的某种坚持吧,我相信等主线任务出来后制作组应该会在游戏背景上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从目前放出的超级精细的高级NPC模型看,制作组是完全能做出绝对符合玩家要求的角色模型的。

  不仅是人物建模,场景细节、日夜变化、甚至NPC的生活细节制作组都很用心,如果不是玩家明确知道自己在玩游戏,搞不好会以为自己穿越到真正的异界、变成了真正的亡灵。

  我也算玩了十几年游戏的老玩家了,国内外的PC、主机游戏都玩过不少,《异界》是我见过最用心、最有沉浸感、自研发的引擎也最强的游戏之所以我认为游戏引擎是制作组自研发,是因为全球都找不到第二个有一丁点儿《异界》痕迹的游戏来。

  事实胜于雄辩,我相信在《异界》的内容越来越公开、越来越透明的现在,应该不会还有人坚持这是一场骗局了,我也相信应该不会再有人拿着没有根据的脏水往我的朋友身上泼了。

  除非……这个人别有用心。”

  妙笔生花这篇小论文吧,粗看上去仿佛什么都没说,得仔细想想,才能理解这位网文大佬到底在字里行间藏了多少言外之意……

  一个国内制作组无比用心地制作出来的纯国产黑科技VR游戏,被全网黑的原因为何?

  细品出真滋。

  趁着下线吃午饭的功夫抽出五分钟码出这篇小论文的妙笔生花,上线前又开微博看了下回复。

  无数人在评论里帮忙@那位财经大佬,然鹅那位财经大佬并没有回复。

  妙笔生花得意地一笑,关掉微博,戴上头盔进游戏。

  两小时后,正在实验室忙碌的华科院脑科学研究院院士柯经国接到领导的电话。

  “老柯啊……现在的脑科学,进展到能用脑电波玩游戏的程度了?”电话那头,领导自己的语气都很不确定。

  “开啥玩笑!”柯院士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对方是领导就客气。

  领导沉默了会儿,幽幽地道:“你看一下邮箱。”

  “我回头看。”

  “你现在就看。”

  柯院士脾气直是直,但也不好因为这么点事就跟领导对着干,挂了电话没急着回实验室,满脸不耐烦地开了电脑查看邮件。

  领导让秘书发给他的是一段不同视角的、由多名玩家上传的视频剪辑而成的所谓“脑波控制游戏”实录视频合集。

  柯院士:“??”

  柯院士迅速掏出手机,回拨了领导的电话,一接通便嘶声力竭地吼:“这是什么人搞出来的?!哪国的科学家??”

  电话对面,领导沉默了很久,很久……

魔高一丈

  第二十一章

  十月八日, 国庆长假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下午两点,华科院脑科学研究院院士柯经国匆匆赶到脑智中心时,心理与认知科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京大认知系的教授、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的中青代大牛等等已经坐了一屋子。

  “柯老来了。”

  主持会议的, 是脑智中心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卢逸云, 刚到四十岁, 华夏科研领域新生代中坚力量,是位主持并参与过国内多项AI技术研发、拥有多项专利的牛人。

  嗯, 也是柯经国曾经的学生。

  “小卢不要客气, 赶紧开始。”就算见到自己的学生,柯院士也没半分客套寒暄的意思, 抬手制止准备招呼他的卢逸云, 自己找了位置坐下。

  “好。”卢逸云别提多清楚柯老的性子, 并不废话,立即打开投影仪。

  一众科学家众目睽睽下,投到白板上的……是一间实验室里的画面。

  一名小青年乖巧地坐着,任由研究人员往他脑袋上套了一圈儿贴片。

  接着, 这名脑袋上连了一串贴片的小青年, 小心翼翼地戴上个塑料感十足的、用数据线连着手机的摩托车头盔, 一边注意着别压到脑贴片连线, 一边躺下。

  这个头盔出现在画面里,凡是对脑科学研究、脑神经领域有一定了解的科学家们,嘴角都在抽。

  这么个一看就是拿摩托车头盔改的“神经接入器”、“脑波接收器”, 居然能比霍金用过的那套设备还牛逼, 简直让人怀疑他们要面对的究竟是科学问题还是玄学问题!

  画面内,这个小青年躺下后便给当场表演了个秒睡, 呼噜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