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让我当学神_作者:六拾PIN(199)

  “那你们如何确认机器能迅速确认电波的属性、来源和内容……”

  “有事先确认过所有电波的稳定性和具体内容吗?”

  “在信号传递上,你们是用什么原理保证它的扩大强化不被打断?”

  这真的是对主创组的提问而不是向所有人解说吗?

  见着回答的越发通俗的语言,大家未免都有些疑惑。

  韦老在先前的所有项目之中都呈现着一种极度严苛的态度审视所有人的解说。

  作为一名评委席上最为权威的一名专家,他所提问的方面极广,涉及了形成理论、商业实践和产品运用等多个场合。

  不止如此,几乎每一个项目组都有多多少少的问题被他纠出并改正。

  也因此他也被在场不少的学生在短短几个小时心中荣获了‘铁面御史’的称号。

  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丝毫不会放水的老先生,在对待最后一个项目组时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就像大家都知道街口卖菜运用的数学基础与高考难度绝不是同一层面一样,现场的明眼人都能看出韦老在接连提问脑机项目组时询问的笛卡尔坐标相关因素与先前对一个成像项目询问黎曼曲面相关内容之间的区别。

  大概是小黄鱼和鲨鱼之间完全碾压的关系吧。

  所有人都不清楚韦老做出如此举动的原因。

  但大家知晓,能让大BOSS放水无非只有那么只有几个清晰的因素。

  有后台、技术过于简单、在评委看来并没有什么应用前景……

  亦或者,

  这位老先生,早早的便已经将这个项目悉数了解。

  显然时阳嘉从先前的讲解和汇报上看,林奕的项目组并不像是最开头的这个摸鱼的选项。

  那他们是怎么提前与评委席做了交谈的?

  这难免会让其他座位上的学生有些不解与难以理解。

  显然,这个答案对于一直安静坐在角落的蓝阜而言,并不是很难回答。

  他听着旁边的小声议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便是在进场时听到的两个少年之间的交谈。

  他们可能不只是有着与评委之间的提前交流,甚至于这位评委很有可能也参与到了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之中。

  虽然这看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对于蓝阜而言,他能确定这肯定是最接近于正确的一个答案。

  毕竟谁愿意相信一位院士,会如此随意的参与到一个本科学生不过是普通级别的比赛项目之中。

  甚至于很有可能也向着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帮助。

  尽管蓝阜没有对脑机接口技术方面有着较多研究,但是以他对于路裴优的了解,利用读取识别电磁波的原理进行适当衍生并将它能够恰好的运用到生物脑电波上,这绝对是那个还有些稚嫩的学弟无法完成任务。

  路裴优本人如他一副跳脱模样般,虽然技术确实得当,但似乎是天生的,少年的思维着实过于的跳跃。哪怕确实能够产生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金点子,但不过是一闪而过的灵感,让着他在其之间压根无法连接在一起。

  简而言之,灵感要素过多,却无法有着合适的方式将它链接。

  不得不说,他这方面的缺陷曾经让蓝阜烦恼了很久,最后直到毕业也没能成功的纠正过来。

  路裴优是个宝藏,却是一个难以轻易运用恰当的深海宝藏。

  蓝阜从一开始都知晓。

  这也是蓝阜坚信韦鸿信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原因之一。

  时阳嘉的话语透露的内容很明显,介绍时也十分坦然。

  脑机项目完全分为了两个部分进行,而刚刚和路裴优聊天的那个少年显然便是另外一个部分生物电的负责人。

  蓝阜本人也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他自然知道作为负责人的职能覆盖范围与知识掌控能力需求有多大。

  如果说林奕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那蓝阜对于他倒还会有一些念想。

  但似乎,这个少年走的是医学。

  医学与计算机之间的沟壑有多深蓝阜可算是清楚,更何况那个少年据周围其他学生的搜索结果来看,今年才大一。

  大一的学生,哪怕在知识储存方面的能力再强,在蓝阜看来,都是无法能够将路裴优的观点契合的连接在一起。

  这也是他将这个项目与评委连接的主要缘由。

  路裴优:想不到吧,那可是个大神!主业看书,副业写书。

  并且看上去,这个项目并没有韦院士轻描淡写几个问题概括的那么简单。